是的,簽訂檀淵之盟時,宋遼兩國在檀州都集結了大批兵馬,但宋朝先手已失。
遼朝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宋朝也是不得已選擇在此決戰。
本來勝算就渺茫,能夠用這種方式結束戰爭,自然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
這些條款在當時已經是宋朝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因為畢竟技不如人,否則也不會失去北方邊境。
因此,通過澶淵之盟,宋朝實際上算是采取了一種聰明的策略,通過支付歲幣來換取和平,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戰爭,雖然屈辱,卻暫時可以保全,避免亡國的風險。
而這次大同和議的內容,除了措辭上沒有使用“歲幣”,而是用明朝慣用的“撫賞”,看上去似乎更有欺騙性,但實際上那些銀子和當年宋朝輸遼的歲幣差彆也不大了。
而檀淵之盟也成為宋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此後宋朝國力日漸衰弱,而北方遼國則因為戰爭賠償的輸入而越發強盛。
這次的大同和議,實際上是在雙方勢均力敵,甚至大明國力占優的情況下簽訂的,就合約條款來說,根本就沒有體現出雙方實力的差距。
魏廣德當然知道,就合約裡那點撫賞銀,對比之前的軍事支出來說肯定是少了許多,那些支持和議的官員們,或許在心裡也是抱著少輸當贏的心理看待此事。
但是魏廣德卻是知道,草原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未來已經不是他們的天下了。
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什麼用,隨著隆慶皇帝下定決心接受這份和議內容,朝廷已經下旨,授把漢那吉為指揮使,阿力哥為正千戶,各賞大紅絲衣,並命總督王崇古等悉如原奏,儘心處置,務求至當。
而做為回應,俺答誘捕板升城趙全、李自馨、王廷輔、趙龍等白蓮教頭目,其中趙全此時已經被板升城白蓮教徒擁立為白蓮教主,並將人送到大同,交給明朝官府。
隨後遣使乞封,又為黃台吉乞官,並請求輸馬易鐵鍋布帛互市。
雙方都在默契中開始履行談判時所定下的條款,大明錫以王號,加封俺答為順義王,頒給鍍金印信。
吉囊長子吉能,並俺答長子黃台吉,俱宜授以都督職,各枝子孫如兀慎打兒漢台吉、擺腰小把都兒台吉等都按照朵顏三衛故事進行加封,分授指揮使、千戶、百戶等官職。
消息的最後,則是大同方麵押送趙全等白蓮教叛匪進京,禮部正在籌備獻俘大典。
魏廣德心裡很清楚,大同和議既定,北方應該會在暫時和平下來,雖然怎麼想都覺得大明在合約上有些吃虧。
其實,這個時候魏廣德已經根本不在乎這個合約,他更關注的是李春芳致仕和高、張二人在此事上攪合到一塊,內閣隻剩下殷士譫一人,怕是也堅持不了多久。
亂了,朝局徹底亂了。
在他離開朝堂一年不到的時間,整個大明朝堂出現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他都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
要是通過這件事兒高拱和張居正混到一塊,那殷士譫能不能拖到自己複出都成問題。
若是途中殷士譫也被致仕的話,自己還有複出的必要嗎?
等一年多後自己重回內閣,然後被高拱、張居正壓製
在這一刻,魏廣德忽然有些心灰意冷。
他感覺就算回到朝堂,也不過就是做個受氣的小媳婦兒,高拱那邊怕是會把所有臟活、累活都丟給他。
不值得。
魏廣德心裡有了計較,默默折好書信放回信封裡,隨手揣入懷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