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後,李成梁要換地方,不能繼續在遼東呆下去了。”
魏廣德這時候不再繼續說家丁的事兒,而是開口告訴譚綸。
“上千家丁,一月軍餉最少上千兩銀子,錢從哪兒來?
若是不及時把人調離遼東,那裡將來到底姓什麼都說不清楚了。”
看到發呆的譚綸,魏廣德解釋道。
雖然魏廣德不知道李成梁給自己的家丁每月發多少銀子,可讓人賣命,這錢鐵定是不能少的。
將官錢能從哪裡出?
兩個渠道,一是貪汙,而是受賄。
貪汙,貪的就是軍鎮的銀子,把本該發給衛所士卒的銀子截留下來,發給自己的私兵,甚至直接就是貪了軍屯田地,把朝廷的衛所兵變成自己的佃戶使用。
至於受賄,那就比較複雜了,其中可能是收錢幫人辦事兒,比如江西鎮那邊的邊將,就收了晉商的銀子,在邊關大開方便之門,默認晉商走私關外。
也可能會對本地富戶進行勒索,霸占其產業等等。
要知道,遼東是大明一塊很特殊的地方,名義上歸屬山東布政使司,可實際上卻是軍鎮。
當地沒有官府,隻有軍事機構存在,是軍政一手抓的地方。
遼東雖然設置遼東巡撫,下設三個道級行政單位,分彆是寧前道、廣寧道、遼海分巡道。
可再往下就沒有了,都是衛所軍屯進行管理,可以說除了遼東幾座大城有遼東都司任命的文官進行管理外,其他都是武將在控製。
至於名義上主管的山東,實際上在明初就已經沒法管理遼東事務,都是由遼東巡撫直接送報朝廷。
“善貸,你不會還想把遼東改製成布政使司吧?”
雖然先前都是說的軍事,但譚綸聽到魏廣德對現在遼東情況的不滿,仗打完了就想調走李成梁看,魏廣德似乎對遼東還有其他想法。
“除了遼東李成梁,朝中還有將領私兵上千人嗎?”
魏廣德隻是反問道,“如果有,一並移鎮。”
對於遼東,自上次寬甸建堡一事後,魏廣德下來也多有算計。
明朝滅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遼東女真部崛起,耗費明廷千萬兩計的白銀。
不說因為戰事激增的軍餉,就是後來修建所謂寧錦防線就耗資頗大,這部份消耗如果留在朝中,那怕隻有很少一部分落到賑災之上,也可以讓山陝災變不會那麼浩大。
沒有尾大不掉的流賊,明廷也就不會在兩線夾攻之下最終轟然倒塌。
這次就是個機會。
讓李成梁擊敗女真部族後,魏廣德可不會讓他玩什麼養寇自重的把戲,魏廣德是打算畢其功於一役,還遼東百年和平的。
至於怎麼打,自然需要戚繼光出手。
既然打了,必然要除惡務儘,直接將女真部主力消滅,殘部驅逐到更遙遠的北方。
這樣的事兒,遼東兵怕是不會乾,所以必須要戚繼光的薊鎮軍參與。
遼東有了百年安穩,自然就可以考慮把遼東從軍管狀態改過來,建立布政使司,成為大明第十四個行省。
至於威脅遼東安穩的另一股勢力,也就是土蠻部,其實也簡單,那就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