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鈔法基本上實行的是銀本位製,鈔銀之間有相對穩定的兌換比率,所以,儘管此前多有多印濫發之弊,但畢竟未脫出基本的貨幣規律,還在社會可承受的範圍內,錢法還算行得通。
哲篤等人的建議則是取銷了銀本位製,以隻是價值符號的交鈔為本根,使紙幣的發行失去了價值基礎與製約,再加上同時流通若乾種貨幣形式,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整個王朝貨幣體係的大崩潰。
此變法進行僅一年時間,民間就基本上已經不再流通紙鈔,而是以錢幣或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
變鈔法前,元王朝每年印造數多為百萬錠左右,變鈔法後即加至二百萬錠左右,到至正十五年印鈔數已高達六百萬錠。
無節製濫伐交鈔帶來物價飛漲,幣製混亂等一係列危害,以至整個元朝貨幣體係的崩潰。
新鈔法發布後,脫脫即要有關大臣計議黃河決口問題。
自至正五年河堤潰決至此已五年有餘,對整個黃淮地區的影響十分嚴重,但朝臣們對這一問題卻難以達成共識。
漕運使賈魯主張重修堤防,使黃河複入故道,其他朝臣多持異議。
順帝命工部尚書成遵、大司農禿魯前往決口處巡視,兩人於至正十一年初遍訪決口所及地區,行程數千裡,深知沿岸民眾情緒及社會之不安定,返朝後力主不可修河。
即便遭到反對,脫脫依舊堅持己見,奏請順帝,任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又使其兼總治河防使,總領治河事宜。
為了治理黃河,至正十一年四月,順帝詔開黃河故道,發黃河南北民丁十五萬及廬州等地的軍隊兩萬,修複決口堤防,加固北岸堤防,至十一月,便使黃河水完全歸入故道,治河取得了成功。
可以說,賈魯治河之策與脫脫治河的決心都是正確的,尤其是脫脫治河之動機是利國利民的,但他沒有客觀地分析民眾與社會的承受能力,使治河之盛舉行之非時,不幸被成遵言中,直接引發了韓山童領導的紅巾軍大起義。
韓山童出身於佛教支派白蓮教世家,順帝時成為北方白蓮教主,在黃淮地區的下層民眾中有很大的號召力。
此時韓山童與劉福通等人借傳教為名,暗中準備反元複宋的宣傳與鼓動。
他們在得到元王朝要修治黃河的消息後,即派人鑿刻了隻有一隻眼的石人,上麵刻有“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十四個字,埋入修河必經之堤段。
同時,又唆使信徒們四處散布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至正十一年四月下旬,治河民工挖出獨眼石人,消息通過河工迅速擴散到各地,為大起義的爆發創造了有利條件。
五月,韓山童、劉福通等人聚眾三千人,在遠離河工的潁上祭告天地,誓師起義,其口號是:“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他們打出了反元複宋的旗號,號“香軍”,由於起義者均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
由此也揭開了元末群雄逐鹿的戰爭,而最終的勝利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後世人多以為元朝是修黃河把王朝搞沒了,其實元朝當時的黃河河工還是很成功的,十餘萬人聚集在一起也沒有發生大的動亂。
隻是在賑災過程中,各級官員大肆貪汙賑災錢糧,真正到老百姓手中的錢糧,已經所剩無幾。
百姓看到了朝廷的態度自然是不願意接受的,而且反抗情緒極強,在這樣的情緒帶動下,許多百姓都認為元朝皇帝毫無仁德之心,應該推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