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會用邊牆和長城稱呼後世人眼中的“萬裡長城”,其實是因為此時的所謂“明長城”和後世人眼中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形象。
後世人看到的長城是經過包磚的城牆,而此時大部分長城卻是夯土,外麵並未包磚,隻有薊鎮等少數長城段這樣建造,其實就是一段土牆。
雖然是土牆,可也不是一般的土,都是按照城牆的製造工藝製造的夯土。
夯土其實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先堆砌大量泥土,然後用石碾或者石杵進行反複捶打夯實,而是有專門的模具,把泥土捶打成緊密粘牢的泥磚。
夯土用的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當地有黃土就選擇黃土,若是紅土也可以選擇紅土,因地製宜。
取土後還會添加一些如粗砂、石灰塊、粘土這樣的東西,倒入泥磚模中製成泥磚。
這樣的泥磚,內部非常緊湊,即便是水泡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滲透,也隻有歲月才會成為破壞他們的利器,在日曬雨淋風吹經過若乾年後才會逐漸老化。
泥磚成形後才會進行拚接,拚接過程中還會使用古代的水泥,也就是用糯米汁加上生石灰等原料製成灰漿填縫,讓泥塊的粘接更加牢固。
土牆出來後,若是要在外麵包磚,也會用這種灰漿填縫,增加磚塊之間的粘接牢固性。
這樣的製作,可以讓城牆屹立數百年而不倒,如果沒有外力破壞的情況下。
明朝的長城,大多就是這樣一點點建造起來的,可以說非常耗時耗力。
另外,古代燒磚也不簡單,成本也不低,需要取土和采購大量燃料,非常耗費錢財。
所以大明一開始就隻是選擇製造一道土牆,分隔大明和蒙古的疆域,僅僅在一些關口才會在土牆外包磚,既好看也更利於城牆長久的保護。
畢竟,一座城郭可不是隻用很短的時間,那都是千百年形成的交通要衝,自然需要更加嚴密的防守。
大明建國之初國力強大,擁有大量能征善戰的將領和軍士,自然不需要長城保護自己。
那時候的大明,不對外主動出兵就已經僥天之幸了。
隻是隨著永樂時代的結束,大明國力開始衰退,軍事實力下降,才開始建造邊牆。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變”,明廷更加重視邊牆,此後開始向邊關撥銀修繕城牆,其實就是在原有土牆之外開始包磚,同時也重修一些毀壞的城牆。
畢竟,在一些地勢險要的地方,難免也存在一些豆腐渣工程。
或許未必是工匠偷工減料,而是因為實在沒辦法。
這樣的活動,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前些年,朝廷自然是緊著京師周圍來,所以薊鎮長城是最早撥銀修繕的,之後是宣府,現在輪到大同了。
隻不過,現在魏廣德覺得似乎完全沒有必要繼續這樣耗費銀錢的工程了。
大明本來財政就捉襟見肘,還花錢砸什麼未來工程。
既然都和蒙古人和議了,戰爭風險已經大幅減輕,與其撥出大筆銀子修邊牆,還不如用這筆銀子再砸出一支萬人軍團。
軍隊是活的,可以四處機動,哪裡有危險就可以調派到那裡。
而城牆就在這裡,其實很容易被人攻克。
在魏廣德看來,邊牆是真沒必要修築,險要地段隻需要建造敵台,駐紮少量軍卒即可防禦兼之傳遞烽火就夠了。
既然是險要地段,自然是道路不暢,這樣的地方一般不適合大兵團機動,來的不過就是少量敵軍。
這種程度的威脅,其實在可控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