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如今.呂宋貌似落入夷人之手。”
陳太後終於還是說道。
魏廣德的話,陳太後聽進去了,也接受了他的主張,那就是呂宋,應該拿回來。
但是,作為一個女人,自然本能的想要回避戰爭。
既然夷人剛剛奪占了呂宋,現在要人讓出來,自然很困難,那就惟有一戰。
“臣也是擔心此時邊疆不寧,所以才考慮搶占呂宋半壁,等合適的時機,再將包括蘇祿國在內的土地,一並收回。”
魏廣德馬上接話道。
和張居正、葛守禮等人談話時,太後能想到的,他們自然也是能想到,所以魏廣德已經有了應對的說辭。
當今大明,看似十分強大,依舊是東亞當之無愧的老大。
可也隻有朝中寥寥數人才知道,北邊的蒙古隻是暫時被壓製,不論如何,俺答汗的威嚴還在,沒人敢公然反抗。
也就是土蠻不服,但因為處於邊陲,所以俺答汗也懶得理會他們。
而且,土蠻對大明的敵意,對土默特人來說,其實也是好事兒,讓大明知道他們的重要性,可以給他們更多的物資。
此外,女真部族,經過王杲之事後倒是老實了許多,也就王杲的兒子阿海阿台還在暗中積蓄力量,要報仇雲雲。
但是,有戚繼光在遼東坐鎮,朝廷自然也是無需擔心什麼。
就是對西南的緬邦,兩宮太後雖然沒有反對朝廷恢複當地的秩序,但是畢竟是一場大戰,即便是魏廣德調派原遼東總兵官李成梁過去壓陣,依舊讓她們有些擔心。
好吧,還是受《三國》的影響,在此時大明絕大部分人眼中,西南那就是個到處都是瘴氣,聞了就要死人的地方,也不說山高林密了。
出身西南的官員本來就少,即便是有了所謂的“中榜”,也多是四川舉子上榜,雲南那些地方更少,自然也沒什麼人說出那裡的真實情況。
相對來說,陳太後和李太後還更信任有過西南戰事經驗的俞大猷去那裡指揮。
不過朝廷既然已經選擇了李成梁,他們自然不好反對。
可以說,現在的大明,給當權者們的感覺,好像就是個處處漏風的大篩子。
再有魏廣德對舊港和呂宋的野心,自然形勢看上去就更加惡劣了。
即便是心態一直很穩的張居正,私下裡都和魏廣德說過數次,認為南海之事還是徐徐圖之為好,朝廷應該優先解決西南。
至於魏廣德最後如何說服張居正,自然就是講出他的想法。
那就是即便李成梁在雲南不能壓住局勢,但大明要穩住西南還是沒有問題的。
屆時,南海水師傾巢出動,南下經過滿次加就可以從南麵進攻緬邦的東籲王朝,途中順便恢複舊港和招降舊港附近的張璉餘部。
他們既然想要投效朝廷,自然需要有投名狀。
緬甸,正好就是他們積攢功勞的地方。
或者說,魏廣德打算用他們作為炮灰,從後方進攻東籲王朝。
若是活下來的人,戰後憑借此戰功,朝廷也才好有理由赦免他們。
否則,要是想著想著就反了,打不過了再投降,朝廷還不施以懲罰,這天下可不就亂套了。
聽到魏廣德的組合拳,張居正這才完全認同此事。
隻能說,雖然看上去很危險,大明四處為戰,但若是時機把握的準,操作得當,對大明確實很有好處。
而且,利用張璉餘部進攻緬甸,也能讓朝廷損失最小,不失為好辦法。
這些事兒,如果兩宮太後不問,魏廣德自然也不會主動去說。
良久,陳太後才看了眼旁邊的小皇帝朱翊鈞,緩緩開口說道:“若是夷人因此和我大明開戰,又該如何?
到時,說不好我大明就要麵臨西南和東南同時開戰的不利局麵。”
“太後,臣以為,此事斷不會發生。”
魏廣德此時故作胸有成竹的樣子,昂首答道:“據臣所知,夷人在南洋的兵力,不會超過千人。
所憑借的,不過就是他們那十餘條武裝商船和船上的各種火器。
這樣的武裝,對上南洋小國,自然把握很大。
可要是和我大明交戰,他們應該沒那個膽子。”
魏廣德說這話也是有根據的,西班牙人是知道幾十年前葡萄牙人和大明兩次交戰結果的。
那時候大明水師憑借古老原始的海戰戰法尚且擊敗了葡萄牙人,現今的大明也是今非昔比,雖然沒有西式船堅炮利,但差距不會很大。
新老結合的戰法下,蟻多咬死象,魏廣德相信擊敗西班牙應該不成問題。
若如此還能戰敗,那俞大猷也就沒什麼價值了。
是的,這麼幾年次輔坐下來,彆的事兒乾的少,可和張居正、呂調陽等人私下交易可沒少。
好吧,他也越來越理解政治其實就是利益交換的說法了。
政治家眼中,也隻有利益才是永恒,沒有利益,也就失去了價值,自然就可以放棄。
“夷人不遠萬裡來到南洋,為的不過是貿易,從中獲得他們想要的利益,可不是來和我大明交戰的。
若是呂宋北部為我大明所占據,我大明商人自然會隨之而來,他們也能就近貿易。
臣不論怎麼看,貌似夷人都沒有吃虧。”
魏廣德繼續說道。
實際上,此時歐洲雖然已經開始殖民,對那也沒有形成徹底的殖民地意識。
他們看重的其實不是殖民地的土地,而是那裡的產出,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若是用部分土地換取貿易的機會,在魏廣德看來,應該是能夠被他們接受的。
至於菲律賓島上的礦產,其實並不算多。
至少,沒有倭國多。
那裡也就是出產一些香料,讓夷人很喜歡。
但是,這樣的香料,南洋那些島嶼上還多的是,所以根本就沒有多大吸引力。
大明對南洋的政策,或者說對藩國的政策,最失敗的一點,就是沒有參與他們的開發建設,從中獲得更大的財富。
或許是嫌棄太麻煩,或許是因為看不到藩國發展起來的巨大利益。
反正,大明從始至終都沒有幫助過藩國發展經濟,都是讓其自生自滅。
而這樣的政策,自然讓藩國對大明若即若離。
當大明還強盛的時候,還有能力派出大艦隊南下巡洋的時候,自然都選擇臣服。
而當大明不再來時,他們自然也不把大明放在眼裡。
至於魏廣德剛才的話,其實也是半真半假。
如果說西班牙的正規軍,確實隻有千人左右,但是彆忘記了那活躍在東亞海域的十餘條武裝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