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昌大敗後,朱棣損失慘重,心如死灰。
他原本計劃休整部隊,但姚廣孝提出一個奇特的計策,建議朱棣繞過山東,直撲南京!這個計策風險極高。如果在南京的攻擊失敗,朱棣很可能會被切斷歸途,那時就會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死在自己的葬身之地!那時,他連回北平做燕王的機會都沒有了!然而,朱棣采納了姚廣孝的計策,親自領軍執行這次突襲。朱棣不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直搗南京。在靈璧之戰中,他大敗朝廷軍隊,接著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然而,南京城牆堅固,如果堅守城池並號召四方大軍勤王,鹿死誰手還是未知數。但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景隆竟然偷偷打開南京城門,讓朱棣的大軍進入了城內!朱允炆聽到城破的消息,**身亡。就這樣,朱棣占領了南京,奪取了明朝的皇位。
......
在大唐。
“李景隆,難道他是朱棣的奸細嗎?”李世民的嘴角不禁抽搐。李景隆兩次使朱允炆的大軍敗北,最後還打開城門讓朱棣進城。這個人,其實是朱棣成功靖難的最大功臣!否則,朱棣不可能如此輕易地取得勝利。李景隆,活生生地害死了朱允炆!這家夥,肯定是朱棣陣營的人。而朱棣進城後的舉動,也證實了人們的猜測。李景隆竟然被列為靖難第一功臣,封為太子太師,地位在姚廣孝這位太子少師之上!李景隆,與姚廣孝的功勞相等?要知道,姚廣孝才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他雖未親臨戰場,卻在北平策劃布局,為朱棣出謀劃策。他的功勞卻被李景隆壓過一頭!李景隆,還能說不是臥底?
......
在大秦。
“暫且不論李景隆,姚廣孝確實智謀超群,對朱棣有治國之功!”嬴政的目光閃爍著讚賞。朱棣在外征戰,進退攻守的決策都取決於姚廣孝!姚廣孝是朱棣的智囊,幫助他從一個藩王順利登上皇位,成為明朝的皇帝!這是奠定天下的大功。在扶持朱棣登上皇位後,姚廣孝本想急流勇退,但在朱棣的要求下,他留在皇宮,負責教授皇太孫讀書,成為大明的國師,權傾一時。但他深知自己的功勞巨大,所以不參與朝政,一邊教皇孫讀書,一邊主持編纂《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古今第一奇書,內容包羅萬象,從天文地理到陰陽占卜,再到工匠技藝,無所不包!朱棣看過後大喜,將其珍藏於宮中,嚴禁外傳。然而,朱棣的這一舉動反而引起了神州各朝皇帝的興趣,其中必然包含了許多明朝的秘密,比如火器技術...
有必要派人秘密進入大明皇宮,搜尋永樂大典的蹤跡!正當各路皇帝對《永樂大典》興趣盎然之際,天道金榜忽然閃耀出耀眼的光芒。
【改天換日,助龍之功!】
【永樂大典,史無前例的奇書!】
【姚廣孝!】
【名列智謀聖賢榜第七!】
【獲得天道獎賞!】
【一、壽命延長三十年!】
【二、習得戰術“奇襲之策”:發動奇襲時,軍隊攻擊力和行軍速度翻倍,目標城市防禦力減半!】
【三、永樂大典:提升大明王朝農業和手工業產值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