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後這妖婦,竟仍對我大宋懷有亡國之心!”
目睹此景的趙光義麵色劇變,未曾料想自己身後,遼國會毫不猶豫地對大宋發起全麵攻擊!
其意圖明顯是要徹底抹除大宋的存在啊!
趙光義滿麵憤慨,然而內心深處卻是毫無底氣——畢竟大宋最為精銳的靜塞仙衛,在他當年於高粱河一役中,幾乎損失殆儘!
待到他的兒子趙恒即位之時,恐怕那些曾輔佐大宋開國立業的名將,也將儘數凋零了!
如今的大宋,真的能夠抵擋住大遼二十萬精兵的強勢南下嗎?這實在是令人捏一把冷汗!
即便仍有楊業、潘美、曹彬等大宋開國時期的傑出將領在世,趙光義也不確信他們能否抗衡得了遼軍的鐵蹄。
更何況這些人已經不在人世了?
隻靠著寇準以及一群年輕的將領,是否還能保全大宋這片江山呢?這一刻,趙光義心中的緊張感已達到了頂點!
與此同時,那神秘的金榜之上,畫麵悄然轉向了大宋的皇宮之內。
麵對遼軍洶湧澎湃的攻勢,眾多文臣早已嚇得肝膽俱裂,他們紛紛慫恿趙恒逃離京城避難。
其中,王欽若提議遷都至仙宗聖地應天府;陳堯叟則主張退守靈山福地成都府。
唯有寇準則力排眾議,堅持要與大遼決戰到底,並極力倡導huangi趙恒禦駕親征,以此提振前方宋軍將士們的鬥誌!
趙恒雖懼怕遼國的強大,但在寇準的激切勸諫之下,隻得勉強同意與其一同奔赴前線,直奔澶州城而去。
宋軍士兵在得知huangi與宰相親臨前線的消息後,士氣大振,誓死堅守城池,一次次擊退了遼軍的猛烈進攻。
在寇準的精心籌劃與調度下,宋軍的局勢逐漸好轉,成功遏製住了遼軍的淩厲攻勢!
昔年靜塞仙衛的統帥、大將李繼隆堅守澶州城,遼軍儘管連日圍攻,卻始終無法撼動城防半分。
遼軍主將蕭撻凜自負武勇,帶領幾十名輕騎兵在城下巡查時,卻被宋軍暗藏的床弩一箭射殺,遼軍士氣受創嚴重,開始謀求與大宋和解退兵。
趙恒聞訊大喜過望,立刻派遣使者前往遼營,就和談的具體事宜展開磋商。
“這位大宋的huangi,真是膽小如鼠啊!”
望著趙恒大喜若狂的樣子,神州各大仙朝的主宰者無不搖頭歎息。
當前宋軍的態勢明明占據上風,隻需繼續堅定不移地抗擊遼軍,必然能夠徹底擊潰敵軍主力!
甚至有可能乘勝追擊,一舉收複大宋夢寐以求的仙霞幽雲十六州之地!
然而,大宋的huangi如此懦弱,又怎能指望他堅定地抵抗外敵,奪回失土呢?
大宋啊大宋,依舊是那個昔日的弱宋,絲毫未見改變!……
聽到趙恒竟然答應與遼國議和,寇準急匆匆趕來勸阻,斷言遼軍此刻已是強弩之末,此次務必令敵方全軍覆沒!
在修煉者世界中,楊家分支,戰神楊業之子,天樞戰將楊延昭亦呈上仙劄,懇請趙恒把握良機,一舉合圍遼軍精銳,並乘勝揮軍北上,奪回失地幽雲十六州!
而那畏懼遼人如猛虎般的趙恒,卻是堅決不願采納,一心隻想尋求和平之道。
此刻朝廷之內,主張與遼和談的大臣們亦紛紛指責寇準蓄積靈兵,自立門戶!
麵對此種境況,寇準迫不得已隻得應允。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唾手可得的大好形勢,被那位怯懦無謀的帝王以及妥協投降的大臣們一手葬送。
即使未能全殲遼軍,寇準則仍竭力保全了大宋的萬裡江山,令遼國上下深切意識到:大宋之內,仍有剛毅鐵血之士,鐵血戰將,巍巍大宋,不容小覷!
寇準對大宋的江山社稷,其功至偉,堪稱輔弼帝王的奇才!
然而,大宋與大遼之間締結的泮淵秘盟,再次震撼了神州各王朝的認知!其中一項條款更是驚世駭俗——大宋每年需供給遼國十萬兩修煉資源銀,二十萬匹靈石絹帛!
此消息傳出,神州各地一片嘩然!明明是勝利的一方,為何反而要付出歲幣?更不可思議的是,這竟是每年都要持續支付的!
這樣一來,大宋所換取的和平,究竟是寇準及大宋眾修士浴血奮戰換來的,抑或是用金錢購買而得?
這樣的盟約,實乃恥辱至極!若換作他人,斷然不會接受!
“此事的確有些委屈了。”就連身為大宋帝君的趙光義,對此也覺得臉上無光。儘管他在戰場上屢遭敗績,甚至落下“高粱河車神”之名,但他趙光義終究不怯懦。武藝不佳是一回事,膽怯則是另一碼事!至少,在他看來,斷然不能向遼國貢獻歲幣,花錢購買和平,此舉無疑是助長敵人之力!
然而,就是這樣的趙光義,看著自己的三子竟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內心不禁對他能否勝任大宋儲君的位置產生了動搖。這小子,真是讓人失望!
喜歡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