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是否尊迎東漢天子入麾下,曹操門下意見並不統一。
有人認為東漢朝廷已然名存實亡,迎接天子不僅無益,反而可能牽製自身修行之路;
也有人覺得曹操勢力尚弱,如今尚且未能平定徐州之地,根本無力兼顧其他事務。
唯有荀彧力排眾議,主張“挾天子以令諸侯”,並引晉文公重耳迎回周襄王,諸侯歸順;以及漢高祖劉邦東征項羽,披麻戴孝為義帝舉行葬禮,從而贏得天下人心為例證。
曹操深以為然,采納荀彧之策,遂親率大軍奔赴洛陽,向天子及朝廷呈上修煉資源與丹藥補給。
隨後,曹操又將天子與眾臣遷移至自己掌控下的許縣,並更名為許都。
自此,得天子庇佑的曹操,便成為諸多修真諸侯之中唯一正統領袖。
他得以以天子之名號令天下,其敵對者則自然被視為違背天意與朝廷之叛逆者,必遭天下群起而攻之!
……
大明朝境內。
“荀彧所提‘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意義絕不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啊!”
劉伯溫捋著長須,眼中滿是對此舉的讚賞之意。
以其睿智的目光看來,挾持天子號令天下之舉對於曹操而言具有何等重大意義,可謂一目了然。
東漢天子,絕非負擔,而是一麵象征大道正義的大旗!
誰能掌握這麵大旗,誰就能代表正義,掌握話語權!
“最關鍵還在於曹操虛懷若穀,接納良策。你看那袁紹,便缺乏這樣的遠見卓識。”
朱元璋搖頭感慨,提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荀彧固然了不起,然而最終能否成功,也要取決於主公是否願意采納其建議。
在袁紹那裡,沮授也曾向他獻策,“西迎天子,遷都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蓄積修煉資源以討伐不服之人!”
將天子劉協與東漢朝廷迎接前往鄴城仙域!
若袁紹采納沮授之修真妙計,那麼掌控天子以號令天下群雄者,便非曹操,而是袁紹矣!
然而,袁紹竟輕信郭圖與淳於瓊這兩名空有皮囊的修煉廢物之言,以為迎接天子將會削弱自身威權,成為束縛自身修為進階的巨大阻礙!
此般思慮,實乃愚不可及!
他朱元璋,為了大道宏圖,也曾尊奉小明王韓林兒為宗主。打著大明仙宗的旗幟,招攬修士,壯大勢力。最終借助韓林兒之名號,一舉奪得半壁修行疆域!羽翼豐滿之際,方才除去這位傀儡天子。
一位小明王韓林兒,尚且有讓朱元璋拜服為主的價值,更何況身為東漢天子的劉協呢?在朱元璋眼中,此人無疑是稀世珍寶!
……
大秦仙朝。
“袁紹,真是如此昏聵之人麼?莫非他懷揣著篡奪天下的野心不成?”然而,嬴羽的眼神微閃,從中看出彆樣的意味。
袁紹拒絕沮授提出的“以天子令諸侯”策略,恐怕並非僅僅是擔憂繁瑣之事那麼簡單。實則,袁紹有篡位為帝之心!因其弟袁術已然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淮南之地叛離漢庭,自立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