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曹投劉之舉?”
“此事絕無可能!”
大秦國閒王府內,嬴羽輕輕搖頭,荀彧若有意歸屬劉備,早應有所行動,怎會拖延至今?
且當年劉備初入曹操麾下之際,荀彧可是堅定地主張鏟除劉備一派!
在荀彧眼中,劉備偽善假仁,其漢室宗親的身份都有待考證,打著恢複漢室的名義行欺詐之事!
劉備雖同樣打著光複漢室的旗號,但他卻是意圖自立為東漢天子,而非輔佐那位已成為傀儡的漢獻帝!
此舉與荀彧的理念根本相悖!
故荀彧斷不可能歸附劉備!
況乎,劉備帳下已有諸葛亮這般通天徹地的奇才,內政軍事樣樣精通的英傑,荀彧前往,必然隻能位居諸葛亮之下!
以荀彧那般高傲之心性,恐怕難以忍受居人籬下之境!
更為關鍵的是,曹操此人,曆來有知過必改之優良品質。
此次見識到天道金榜的景象之後,為了留下荀彧,曹操定不會坐視不理!
必將有所轉變!
……
東漢仙土。
許都之地!
“文若……”
天道金榜揭曉的刹那,曹操便尋至荀彧麵前!
他深知,一名位列天衍榜的存在,對於自身意味著何等重大的意義!
他絕對不能失去荀彧!
相較於魏公、魏王之類的虛名,哪裡比得上天衍榜上的巨擘重要?
他深信,哪怕在未來,若因逼迫荀彧致死,恐怕內心也將充滿悔恨愧疚!
自己,為了那些公爵、王者的虛銜,滿足個人野心,竟逼死了一位故交好友!
曹操對著荀彧,親自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並向荀彧保證,他曹操一生不會再封公,更不會僭號稱王!
聽聞曹操親口作出永不封公、永不稱王的承諾,荀彧心中亦感驚訝不已。
未曾料到,曹操為了挽留自己,竟會毅然決定放棄一切高位尊號?
原來,在曹操心中,那個魏王的地位,似乎並非不可或缺!
或許,當初曹操受封魏公,也有幾分身不由己的因素在其中?
畢竟,唯有曹操的地位越高,權柄越重,他麾下的那些謀士猛將才會安心效命!
諸如賈詡、程昱、董昭等人,
還有曹仁、夏侯惇、曹洪、曹休以及徐晃等將領,
這些人並不像荀彧那樣堅守漢室,他們忠誠的對象唯有曹操一人!
他們的意見,曹操能夠輕易忽視嗎?
而今,曹操竟願意為了他,舍棄所有加冕榮耀,已顯露出足夠的誠摯之意!
那麼,就暫且寬恕這位老友一次吧!
至於漢室社稷……
仙漢世界。
青雲山脈深處,一間飄渺的雲霧樓閣中,荀彧最終還是決定輔佐曹操,踏入修煉之道,令各路修行皇朝之主皆感驚愕與疑惑。
曹操,這位曾被視為破滅漢室氣運的修士,在修行後期,其理念已與堅守漢室大道的荀彧產生了根本分歧。然而,荀彧卻仍然選擇留於魏營,究竟曹操以何種深厚的修煉資源或秘法承諾,又給予了荀彧怎樣的非凡機緣,以至於能讓荀彧寬恕他的過往?
“哼!荀彧口稱秉持漢室正統,實則心中另有算計!”
對此事最為憤慨的當屬修為高深的劉備,他曾料定荀彧必將背離曹操,轉而投入他這個真正致力於恢複漢室榮光的修煉者的門下。他劉備擁有至純的漢室血脈,倘若荀彧真是東漢王朝的忠貞守護者,必然應當前來投奔於他。如此棟梁之材,哪怕不能位列仙相之位,至少也能成為三公之一的核心助力。然而劉備滿心期待的結果卻是荀彧依然留守曹營,這一抉擇不禁讓人懷疑荀彧是否真的矢誌不渝地效忠於漢室,或許其內心深處,不過是覬覦修煉界的名譽與地位罷了。
大漢仙域,未央仙宮之內。
“荀彧居然願意寬恕並繼續輔佐曹操。”
劉徹仙帝搖頭歎息,先前若是荀彧選擇離去曹操,大漢仙域早已備好了一切迎接他的到來。畢竟,東漢仙土與大漢仙域接壤相鄰,像荀彧這般位列王佐榜第九的絕頂智者,無論是哪個勢力都會將其視若瑰寶。他劉徹渴望得到這樣的仙佐之才,以助大漢仙域一臂之力。然而,荀彧並沒有離開曹操,這使得劉徹頗為失落,看來隻能寄希望於自家大漢仙域的弟子們了。既然東漢仙土已有賢士入榜,那大漢仙域登上王佐榜的日子也應該為期不遠矣!
此時,九天之上,那蘊含天地法則的金榜突然劇烈震蕩,波紋翻滾。
“王佐榜第八,即將揭曉!”
此刻,神州大陸的目光齊齊彙聚於那天道金榜之上,翹首期盼。
隨著金光熠熠的大字逐一顯現:
王佐榜第八
王安石
所屬仙朝:大宋仙朝
洪亮的天籟之聲響徹大地,引得神州四海一片沸騰。
王安石,來自大宋仙朝!
不曾想,大宋仙朝竟能梅開二度,再有英傑登上這尊貴無匹的王佐榜!
此舉震驚了諸多仙朝,他們萬萬沒想到一個看似偏弱的大宋仙朝,竟能在王佐榜上連續兩人登榜,這究竟是何等的逆轉局勢?莫非要在這王佐榜上,令其他仙朝顏麵掃地?而在大宋仙朝,汴京仙城內。
“哈哈,看樣子我大宋是要崛起為真正的修煉強國了!”
趙光義仙帝喜形於色,他怎麼也沒想到,在寇準之後,大宋仙朝竟然會有另一位英才問鼎王佐榜!
這位名叫王安石的修士,被天道金榜認定為治世奇才,修煉界之巨擘!看來大宋仙朝重文輕武的獨特國策,不僅非但沒有阻礙修煉之路,反而孕育出了更為卓越的修煉人才。
且看我大宋,已然孕育出諸多傑出的修真賢臣!
這仙道輔佐榜單才公示三席,我大宋竟占據了兩席之地!
以此趨勢推演,我大宋問鼎這仙道輔佐榜首,亦非遙不可及之事!
王安石!
此名聽來頗為陌生,斷然不會是我大宋當朝仙官,隻怕乃是一位來自後世的修真奇才!
這位王安石,究竟有何等修為與功績,竟能位列仙道輔佐榜第八位呢?
莫非,他助我大宋成就了修煉資源豐富、武力強大的偉業,甚至收複了那被異族占據的幽雲十六州秘境?
想到此處,趙光義心潮澎湃,充滿熱切期盼!
在他與大宋眾修士熾烈目光的注視之下,那天道金榜的畫麵瞬間一陣扭曲變形……
“光”字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嶄新景象:
大宋曆經數代修煉世家!
王安石,自幼便是天資聰穎的修士,年幼時便有過目不忘之能,落筆即成修煉心得!
得到了歐陽修、曾鞏等當代大儒修行者的青睞!
後來一舉奪得修真科舉魁首,踏入了大宋修真官場!
親見大宋修煉法則之弊病,國家漸入積弱之局,王安石遂向時任大宋仙帝的仁宗趙禎上奏,請求進行全麵修煉法則變革!
欲將大宋先祖留下的修煉法則徹底顛覆,建立起全新的修煉秩序,以實現富國強兵之大願!
然而,趙禎並未理睬這位地方小官的修真革新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