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山河,修士難覓孫仲謀之蹤影。”
“仙歌舞榭,風華流年皆被風雨侵蝕。”
“夕陽照耀草木古樹,尋常巷陌間,傳說中修煉者辛奴曾在此隱居修行。”
“憶往昔,法寶披甲,氣勢磅礴,猶如猛虎下山。”
“元嘉年間匆忙結盟,封狼於居胥山,卻隻換來倉皇北顧的敗績。”
“四十三載過去,遙望中原之地,依舊戰火紛飛,揚州路上烽煙彌漫。”
“不堪回首,佛狸祠前,竟是一片祭祀神鴉與祭鼓之聲。”
“試問天地之間:辛棄疾已老,尚能揮劍斬妖否?”
然而,辛棄疾未曾料到,韓侂胄並未做好充足的修煉與籌備,便魯莽發動北伐之戰,結果慘遭敗績!
甚至因此喪命,使北伐偉業再受重創!
年逾六旬的辛棄疾,無法承受此般打擊,身染重病,病榻不起!
生命垂危之際,他的意識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戰場。
那曾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無敵天下的身影,率領五十名弟子,勇闖敵營,五萬金兵之中如入無人之境,擒拿叛逆將領的畫麵曆曆在目。
那是何等威武不凡的英姿!
然而,辛棄疾原本以為那是他為國效力,踏上修煉強者之路的起點,未曾想到,那竟是他的修為巔峰!
從那時起,他便再沒有機會親自踏入戰場,斬妖除魔。
滿懷感慨的辛棄疾,口中不禁又低聲吟誦起了那段辭賦——
“醉中握劍觀靈光,夢回仙樂齊鳴的軍營。”
“八百裡仙丹共享,五十弦琴音蕩漾邊疆之意,戰場秋日檢閱兵馬。”
“坐騎化作神駒疾奔,弓箭射出如雷霆之音,令敵人膽寒。”
“完成君王統一三界的宏圖偉業,贏得生前身後無儘讚譽。無奈已是滿頭白發!”
這一首激昂慷慨的《破陣子·修羅戰場》,使得榜單之下的神州眾生無不為之動容,血脈僨張!
辛棄疾不僅是擁有統帥之才的大將軍,更是一位世間罕見的文豪,才華橫溢,詞賦蓋世!
唯有真正的英雄豪傑,才能寫出這樣震撼人心的篇章!
最後,在神州大地無數遺憾的眼神注視下,辛棄疾的生命走到了終點。
然而,在咽氣之前,那位躺在床上、白發蒼蒼的老人,口中仍在竭力呼喊著“殺敵”二字!
直至連喊三聲後,老人才轟然倒下,氣息消散。
英雄本應馳騁沙場,英勇犧牲,而辛棄疾卻隻能懷著滿腹壯誌,抱病而終!
大明王朝,紫禁城內。
“辛棄疾啊,如此一位忠肝義膽、報效國家的大英雄,假使他沒有生於南宋,必定會有一番偉大作為!”
朱元璋滿臉惋惜,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卻因出生在南宋,英雄無用武之地,最終抱憾而終!
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大聲疾呼,渴望奔赴前線,與金人決一死戰,收複失地!
這是一場令人扼腕的悲劇!
若辛棄疾不曾生在南宋,而是誕生於四大尊皇朝之中,斷不至於落得如此憋屈的境地!
無論是他,抑或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都不會讓如此一位真正的傑出人物就此埋沒於世!
對於辛棄疾來說,屬於他的舞台,便是那浩渺無垠的戰場!
......
仙穹大陸,南宋地域。
"對於辛棄疾而言,讓他身處廟堂之高,才是真正的用武之地啊!"
身為地方官,實乃是對這位歸元宗弟子的極大埋沒了!
然而南宋朝廷,始終對辛棄疾這位來自異界的“歸元真人”抱有戒心,不曾賦予他應有的信任與重托!
終究,讓一位修真戰場上的猛將之材空自消磨!
哀哉!
惜乎!
......
東唐帝國。
"擁有一位慧眼識英的主宰,實在是太關鍵了!"
東唐帝國的眾臣們無不深感慶幸,他們的帝王乃是李世民,一位修煉有成的至聖明君!
李世民洞悉人心,善用賢良,虛懷若穀,接納直言,在這浩渺神州之內,可謂無人能出其右!
正是因其如此卓越的領導才能,東唐皇朝才得以英傑輩出,彙聚眾多修真賢才!
每一位臣子都能在此施展才華,實現自身應有的價值!
倘若無李世民的存在,此刻的他們或許就同辛棄疾一般,才華被埋沒,難以企及現今的地位與修為!
......
大秦國,鹹陽城。
"就算身處昏庸之主的時代,辛棄疾的光輝仍舊無法被徹底遮蔽!"
嬴羽目光一閃,其中蘊含的精芒猶如破曉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