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個諷刺的教訓!
天理何在!
此刻,他瞥了一眼不遠處的諸葛亮,內心深深感歎。
能遇見諸葛亮,是他劉備此生的福祉!
諸葛亮本可以如同趙匡胤那樣,披上象征權力的金袍,但他選擇沒有這樣做!
這才是真正的忠誠楷模!
而趙匡胤,不過是個篡位者,而非英雄!
......
在大宋帝國,汴京之中。
"還好啦!"
"如果大哥當初不繼承王位,契丹人就會與北漢聯手入侵了。"
趙光義在群臣麵前為兄長辯護:"何況大哥即位後,對柴家還算仁慈,比楊堅仁慈多了!"
楊堅建立大隋帝國,登上王位後不久,秘密處死了自己的外孫,
承諾的退位保障,全部化為泡影。
但趙匡胤不同!
柴宗訓退位後,被趙匡胤封為鄭王,並賜予免死金牌——“鐵血丹書”!
爵位世代相傳,不受謀逆之罪牽連!
即使柴家子孫犯下叛逆,家族其餘成員也可免於災難。
對前任皇族如此寬待,在整個神州大陸上極為罕見!
如今,似乎唯有大宋做到了這一點。
趙匡胤執掌大權後,首先平定了後周舊臣的內亂,旋即把目光投向四境!
他繼承了柴榮的江山,自然也要繼承其宏大願景!
那就是,終結這五代十國的動蕩混亂!
環視四周的國家,趙匡胤製定出“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帝國攻略!
他先征服荊湖,再消滅後蜀,繼而平定南漢,擊潰南唐,迫使吳越歸降!
隻剩北漢,因契丹人的全力支持,暫未攻克。
然而,除了北漢,大宋周邊的其他國家已被逐一征服!
一個僅次於至上皇朝的一流帝國就此崛起!
......
大宋成為一流帝國後,趙匡胤為了天下安寧,召集所有將領共襄盛宴!
宴會名義上是歡慶,實則是"杯酒釋兵權"的高明手段!
解除了所有將領的兵權。
自此,大宋推行重視文職、輕視武力的國策。
以文官治理天下!
這一舉動,消除了未來武將叛亂的根基。
使大宋避免了武將之亂!
踏入了寧靜的神奇紀元!
即使未曾征服燕雲十六州,鑄就無上皇權,卻踏上了一條獨特之路,成為了神州最富饒的皇朝!
趙匡胤,功績輝煌無比!
......
巨龍之秦。
"遺憾的是,過於崇尚文治,忽視了武力的培養啊!"
嬴政輕歎,依然覺得趙匡胤的治國策略有欠缺之處!
在這神秘的神州,異域種族虎視眈眈,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如何守護疆土?
文治武功失衡,隻會使大宋淪為異族眼中的肥美獵物!
事實果然如此!
遼國和西夏得知大宋的富裕,日後紛紛要求大宋繳納年貢!
而大宋,也樂此不疲地以金錢換取和平!
畢竟相對於龐大的軍事開支,那些年貢對大宋來說,隻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大宋甚至借此機會,讓遼國、西夏開始使用大宋鑄造的金幣!
這意味著,大宋掌控了他國的經濟命脈!
然而,這也引發了惡性循環!
既然能用金錢購買和平,何必再去戰事紛爭?
結果是,大宋的軍隊日漸衰弱!
數十萬宋軍,竟無法抵擋少數金軍的侵襲!
於是有了那屈辱的靖康之變!
而這悲劇的根源,便是趙匡胤推行的崇文抑武政策!
"不能怪罪趙匡胤,那是時勢所迫,彆無選擇!"
嬴羽搖頭,眼中卻閃爍著深邃的光芒。
趙匡胤為何重視文治,抑製武將?
還不是因為五代十國時期太過動蕩!
而那時的皇帝,幾乎全是武將出身!
那是個靠武力說話的時代!
誰的手腕硬,誰就能登基稱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