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驃月正值春秋鼎盛之期,國力昌盛,軍馬強壯,反觀中原三朝,大寧建國不久,大周和東花打得火熱,正是吞並天下良機,誰曾想到四十萬大軍揮兵東進,才走了不到兩千裡,便遇到亙古未有的一幕。
大寧一武夫,借天地兩劍。
左日賢王緩緩說道:“先皇得了地利人和,卻未得天時,率大軍與天鬥,以慘敗告終。那名大寧劍神不惜以身為劍,耗儘陰德陽壽,斬的驃月百年來青黃不接,對於大寧而言是幸事,對於驃月而言是災禍。烏寅先生,你是親曆者,傳聞那名大寧劍神橫在白河,兩劍祭出,山崩水嘯,所用根本不是凡間之技,是真的嗎?”
雖已百年之久,烏寅先生仍心有餘悸,顫聲說道:“親曆者也並非能看的通透,依我猜測,那大寧劍神早些年就可登天成仙,死死壓住修為不肯飛升,是算準了驃月揮師東進,為擋大寧劫數,他在白河釋放修為,引來天威,不惜放棄登天大道,守住了大寧百年平安。那兩劍,其實借助了天力,並非人力所能及。”
左日賢王搖頭笑道:“可敬可佩,但也可笑,做個仙人不好嗎?心有俗念,隕落凡塵,當真是愚蠢至極的武夫。”
烏寅先生唏噓道:“不知這次出兵,是否遇到又一位大寧劍神。”
左日賢王不屑笑道:“江湖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天道壓製,隻能容得下十位謫仙人,往往折損一人後,才由新人補齊。如今驃月有一位,周國有三位,東花有兩位,大寧倒是沒聽說有新晉謫仙人,其餘四名,不知在哪裡苦修,既然不肯享受世間榮華,那便是一心求仙者,不會再理俗世紛爭。”
烏寅先生歎氣道:“希望如此吧。”
雲層挪開,月光潑灑。
大地一片皎潔。
左日賢王神秘一笑,說道:“你可知,我為何馬踏鎮魂關?”
左日賢王晉升為驃月三大王之後,恃才傲物,行事乖張跋扈,皇帝的詔令都視而不見,因此也引發群臣不滿,這次率十萬鐵騎東進,完全是他一意孤行,並未給皇帝奏報。
烏寅先生謙遜說道:“大王文韜武略皆是世間一等一大才,豈是糟老頭子能看得明白。”
左日賢王撩起湖藍色裘袍,坐在一處馬車上,翹起二郎腿,側身望向鎮魂關,“大寧百年前立國時,曾偶獲四象鼎,那四象鼎是上古寶物,吸收日月精華,蘊含國運氣數,憑借神器相助,才有了四大王朝定鼎天下之勢,否則一個小小大寧,哪配得上跟咱們平起平坐。”
烏寅先生詫異道:“老夫活了一百多歲,從未聽過這種傳聞,大寧聖人不是靠著八大家族登基嗎?怎麼會和四象鼎有關?”
左日賢王笑道:“推翻舊朝,八大家族當然功不可沒,可分擁天下氣數,非人力所能及。四象鼎分彆是蒼龍鼎,白虎鼎,朱雀鼎,玄武鼎,天之四靈,以正四方。西方屬金,其星白虎,如果本王猜的不錯,這白虎鼎,就在鎮魂關。”
烏寅先生眺望遠處鎮魂關,號稱西疆第一雄關,遭受驃月鐵騎衝擊,不過是紙糊木堆。
烏寅先生驚愕道:“將白虎鼎放在此處,不怕彆人盜走嗎?”
左日賢王從容道:“這則秘聞,隻有寥寥幾人知曉,即便把鼎放在眼前,你也未必能瞧出端倪。白虎鼎或許是百丈大物,又或許是寸餘小件,放在廣袤無垠的西疆,有誰能找到?”
烏寅先生問道:“那白虎鼎有何妙用?竟然能分擁天下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