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在上個星期,和宇哥他們一塊吃飯的時候,聽到他談論關於比特幣的事。
宇哥是論壇愛好者,空閒的時候總喜歡關注網上的各大論壇,什麼類型都有,看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在聊天的時候也會把他知道的新奇事分享給彆人。
王可就是在和他聊天中知道了比特幣,並產生了好奇。
回來之後,就從網上查詢各種信息。
也知道了關於比特幣的一些事情。
比特幣(Bit)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在P2Pfoun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麵世,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虛擬貨幣,且交易記錄公開透明,而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係統。
……
比特幣其總數量有限,該貨幣係統曾在4年內隻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製在2100萬個。
在了解了BTC之後,王可對此也有了一些興趣,感覺挺新奇的。
看著價格也不貴,一枚隻需要九十塊錢冒頭。
而從一開始隻有幾分幾毛錢一枚,到11年的時候最高價就兩百多一枚了,現在又掉到九十多塊錢了。
王可感覺還能漲回來,再漲到兩百多,那就是價值翻了一倍了,而且他感覺虛擬貨幣是個時代趨勢,以後肯定不止翻一兩倍的事。
於是,就從網上找了一些安全渠道,幾個大一點的BTC交易平台買了一些玩玩。
而令王可自己萬萬沒想到是,就在他剛買了幾十枚,準備湊夠一百枚就結束了的時候,在不經意間一次低頭,就看到一旁在桌子上的幸運硬幣,以很快的速度就從金色變成暗淡的銀灰色。
這一幕讓他傻眼了,有點愣神。
這是王可第一次親眼目睹它的變化,從金變銀灰。
感覺很驚奇。
平常在家的時候,隻要沒事,王可就會拿著它在手裡盤玩。
所以剛才可能是用電腦的時候,就把它放在手的一邊,低頭看東西正好看見這一幕。
幾個眨眼的功夫就變了,很迅速。
幸運硬幣的變化隻能說明一個問題,自己買BTC有了運氣加持,而BTC的前景非常好,以後可能會暴漲。
也隻有這個可能了,因為他這一會時間,僅做了買BTC這一件事,沒其他可能性了。
所以,從那天起。
王可每天都會買一些比特幣,經過這幾天的收購,他手裡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千枚,價格也漲了點,達到了一枚93塊多。
為了安全起見,他還專門買了三個很貴的大容量優盤,記錄儲存了私鑰,還把收購來的比特幣用錢包地址都存了進去,又設置了三重密碼。
害怕忘了,又把密碼按照隻有自己知道的規律,寫進了自己的“人生寶典”筆記本裡。
密鑰對應的是地址,地址裡儲存著比特幣的數額,由一對公鑰和私鑰組成,公鑰又是由私鑰生成,但是無法通過公鑰倒推得到私鑰,公鑰是可以隨意公開,給彆人看,供人驗證交易的。
而私鑰則需要妥善保管,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擁有了這個地址的私鑰以後,你就等於擁有了這個地址的控製權,無論裡麵有多少個比特幣,都是你的,你還可以自由地發出、收取彆人發你的比特幣。
交易也很簡單。
當一個用戶想要向另一個用戶發送比特幣時,他需要用自己的私鑰對該筆交易進行簽名,以證明這是自己發出的交易。
然後,他把交易和數字簽名發送給比特幣網絡。接收方通過使用發件人的公鑰來驗證數字簽名是否有效,從而確保交易的有效性。
同樣的,收幣的時候需要將地址給彆人,讓彆人將數字資產轉到自己的地址裡,自己來驗證。
而數字簽名隻能由私鑰生成,和公鑰配合組成密鑰,就可以證明自己是資產控製人了。
很顯然,交易比特幣最核心的的是私鑰了,它不可或缺,也是比特幣的載體體現,是用於進行比特幣交易的重要憑證,類似於銀行卡的密碼,有了私鑰才可以動用對應地址下的數字資產。
沒了密鑰私鑰一切成空。
王可今天下午從銀行回來,就開始坐在電腦前鼓搗比特幣,瀏覽各個交易平台,按照既定的流程,把價格低的比特幣橫掃一空。
一天也能收購幾百枚,超過預期價格就不收了,等下一天,收了就存在優盤的錢包地址裡。
這幾天因為王可的介入,導致國內的比特幣價格都有明顯的漲幅了。
王可想著再在國內收幾天,然後去外網的交易平台收購,交替輪換也能減少一些價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