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以後還要你造新式鳥銃,現在的這些鑄幣器械,就全當是先給你們練手,隻是,本王以後交給你的圖紙,你要是敢外泄,你知道後果的。”
“王爺放心,下官定然約束底下工匠,圖紙入得我手,定無有第三人知曉!”
這不是朱翊釴多心,而是怕圖紙以及以後的其他圖紙被人臨摹後帶出,朱翊釴畫的這些圖紙十分的詳細,隻要是個識字的都能看懂,鑄幣是要收歸國有的,朱翊釴可不想以後大明滿大街的劣質銀幣來整一出‘劣幣驅逐良幣’的大戲。
可不要小看大明商人的模仿能力,嘉靖時期,朝廷每年的金背錢都會被商人大量收購熔鑄成劣質的摻鉛或鐵的假錢,在流向市麵,尤其以江南和廣東的商人最為的喪心病狂。
有些假錢不小心摔一下都能成兩半,這樣的錢,一分銀子可以換五六十文,而真正的金背錢,一分銀子也就能換十文左右。
“嗯,行吧,”朱翊釴不再多說,示意劉周年趕緊去安排人手按圖紙開始打造各種部件,他則在裡麵巡視了一番後,便帶上幾個隆慶委派來保護他的錦衣衛騎上馬出左安門往皇莊所在的亦莊行去。
這城外的田畝,也是屬於大興縣的管轄範圍,隻是在這皇城地界,皇帝自己就是第一大兼並達人,更何況其他的勳貴和外戚,大明開國至今已二百多年,京師外的田莊,大多已被勳貴們占光了,僅剩嘉靖時期張驄嚴打兼並,清丈田畝後重新歸還一大片給失地農民,其他的地方已經是找不到一塊屬於小農自耕的田地了。
你要是敢隨便強占其中的一塊田地,分分鐘會有一個勳貴外戚,或者皇帝本人出來教你怎麼在大明做人。
皇莊和勳貴們的田莊是不用向朝廷繳納稅賦的,所出糧食,一半要上交,還得受管事把頭的盤剝,一年到頭也就是混個溫飽,僅此而已。
朱翊釴這次前往隆慶劃撥的皇莊,目的是為了自己接下來的賺錢大計作考察的,指望隆慶內帑的那幾百萬銀子就想開鑄幣廠兌換全大明的銀子是不現實的,因此開源就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了。
而目前最賺錢的幾個項目:鹽,白糖,油,綢緞,棉布,糧食,玻璃,肥皂,茶葉,朱翊釴目前有辦法搞的也就是白糖和油以及肥皂了。
鹽這種暴利品,自然不用多說,無論是官鹽還是私鹽,價格上或許有所波動,但一石官鹽,鹽巡檢司提供給有鹽引的商人折換價格是一石一兩到一兩二錢之間。
鹽商入鹽後再分發給下層的商鋪,加上運輸損耗以及費用,嘉靖初湖廣、江西、南京一帶每鹽一斤賣銀三分四分,就可以想像此時大明的鹽價是多麼的暴利了,和平時期大米或許能吃得上,但鹽總是要小心的用的。
至於其他的像綢緞,糧食,玻璃等,都是需要大把大把的銀子作本,而且不能立竿見影,朱翊釴現在還不想也沒那麼多的本錢去觸碰這幾樣。
喜歡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開門,自由貿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