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撫司,稅務廠
位於金台坊的北鎮撫司,隔壁坊是順天府衙所在的靈椿坊,不遠處是京師鐘鼓二樓,過大街便是什刹海,沿北安門大街可直達紫禁城北安門。
隨著新法的頒布實施,加上朝廷報社刊印的報紙不斷的宣傳之下,京師的百姓人人得知隆慶皇帝施行的新法條例。
街邊玩鬨的三歲孩童都能時不時的從嘴中蹦躂出一兩句新法條例,京師的百姓似乎一下子就接受了這種新的朝廷宣傳策略。
以往的朝代變法,宣傳力度不及朱翊釴搞出的報紙宣傳來得凶猛,官吏因為個人的政治傾向,也多多少少會敷衍了事,不肯為百姓宣傳新法的條例,講究一個法不輕示。
他們喜歡遮遮掩掩的掩蓋法律,也不喜歡公開的談論法律,對百姓能糊弄就糊弄,往往喜歡欺負不懂法的百姓。
《大明律》是國律,然而真正熟讀的官員又有幾個,稱呼為法盲不為過。
此時的北鎮撫司稅務廠處門口,已經是排起了長長的人龍,站在大太陽底下苦哈哈排隊的都是各個商行的跑腿夥計,掌櫃主事早就躲在了不遠處的茶館酒樓內避暑。
夥計們手裡拿著早已被汗水濕透半邊的號牌硬紙,機靈點的會帶上一頂鬥笠,還有拿著油傘的。
有的正拿著竹筒做成的水壺喝水,樣式倒是與現代的保溫杯類似,啥都沒帶的夥計,隻能期望裡頭辦事的人快點出來,好輪到自己家,這樣他就可以結束這熬人的排隊。
稅務廠內堂處,正人聲鼎沸,按照朱翊釴的吩咐,稅務廠大堂被朱翊釴設計仿照成後世的政府辦事大廳樣式,一直溜的長櫃台,辦事員坐在內部,外頭辦理商戶的掌櫃們坐在外頭。
正好輪到米行的張掌櫃辦理,他的小兒子張叔安就站在自己父親身後,不時的指點幾句。
“戶籍帶了嗎?”
辦事員語氣冷淡的詢問著對麵的張掌櫃,沒有一絲的表情流露,一副厭世臉盯著張掌櫃。
“帶了,您瞧瞧,”張掌櫃從兒子手中接過檔案袋。
這檔案袋不知何時便風靡京師,起初是順天府衙辦理戶籍的吏員用來給辦理戶籍的百姓存放資料的。
後來用的人多了,京師的各大書局便開始爭相模仿出售,製作倒也不是多難。
張掌櫃從檔案袋內拿出剛從宛平縣衙戶籍科處得到的戶籍證,是一張上過一層桐油的黃色硬紙片,據說防水防折,但是不防火。
就見戶籍證上寫著姓名張尚成,出生年月正德十四年九月初八,住址京師崇北坊崇文門大街十五號。
在戶籍證右方一個長方形框內,紅色印泥的指紋印清晰可見,戶籍證正中間被加蓋了一個宛平縣衙戶籍科的圓章。
背麵寫有發證處大明北直隸順天府宛平縣戶籍科,底下是簽發員趙某某簽名及小平章,右邊同樣有一個長方形框,隻不過印的是張掌櫃另外的一個大拇指紋。
戶籍證的背麵還印有祥雲底圖,正中也被加蓋了一個方印,隻不過不再是戶籍科的圓章,而是宛平縣縣印。
隻有加蓋了縣印或者府印甚至更高級的戶部大印,這張戶籍證才具有法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