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裡長不失尷尬的笑,讓小吏也是無語,指著秤上的刻條道,“這是筐的重量。”
李裡長低頭望向刻條,見刻條上刻著一二三等字樣,字的前後還刻著不少的豎線,不解的詢問小吏,“您這秤是怎麼個看法?”
“這地秤最少得一斤起稱,”小吏指著刻度上的指針,“這裡指向就是筐的重量了。”
“這筐重三斤二兩,”小吏指著刻度條,“自己記住了,等會裝了麥子再一起上秤,完了再減去這筐的重量,便是你們麥子的實際重量。”
李裡長望向刻度條,指針被小吏滑向一個三後麵的第二個豎條上,邊上的掛條還掛著一個十斤字樣的圓鐵餅,鐵刻度條平穩懸空,李裡長暗暗咋舌,嘴裡不住的說好厲害的秤。
小吏一副見了鄉巴佬的嘴臉,催促李裡長,“趕緊讓人把麥子倒在邊上的麻布上,老爺我得先驗驗你等的麥子乾濕如何。”
“好好好,順子,你讓人趕緊聽吏長的話,老叔我再研究研究這地秤。”
李裡長獨自一人在那琢磨著地秤,李家莊這邊的農戶將用麻布等遮蓋的糧筐逐一排放整齊,小吏先是清點了下筐數後,才讓農戶一筐筐的傾倒在鋪了麻布的地上。
隻倒了不到一半的糧筐,地上鋪的麻布就堆成了小山高,糧倉內的雜役這時才將多餘的大筐拿來,開始用竹簸箕一盆盆的往地秤上的大筐內裝。
“好了,彆加了,一百五十斤,”小吏製止了還要往上添的雜役,“剛好一石。”
李裡長湊上前,拿著小毛筆在紙上記錄下頭秤的數目,待小吏也記錄好,雜役才上前一人一邊的抬起大筐往糧倉內走。
農戶們見雜役走了,沒人上麥子,自發的拿起竹簸箕直接鏟了就往地秤上重新放置的大筐內裝,人多力量大,沒幾下便添滿。
“好,一百五十斤。”
“行了,又是一石。”
等到剩餘的麥子都上過地秤後,已經是忙活了近半個時辰,李家莊帶來的麥子總共過秤是一萬五千斤,合一百石,按麥子一石收壹圓五角,李家莊共得銀幣一百五十圓整。
“拿著這票,到那去領,”小吏指著一間排滿長隊的屋子,示意李裡長去那邊領錢。
李裡長拿著小吏給的簽票,上頭有李裡長的手指紋和小吏的簽字和平章印,在順子的跟隨下,來到了隊伍的後頭站定,倒也不是很多,人排成一隊,但窗口卻是有三個。
隊伍的前頭是四個腰帶雁翎刀的衛所兵,正目光警惕的掃視著人群,一副隨時拔刀砍人的架勢,讓有點話癆的順子大氣不敢出的站在李裡長身旁。
“過來。”
窗口外結完賬的人才走開,見李裡長一副不敢上前的樣子,裡頭的人不得不開口招呼他過去。
“軍爺,我這能過去嗎?”
李裡長小心的詢問頭前的衛所兵,衛所兵微抬下巴示意可以,李裡長才小步快走上前,將簽票單手遞了進去。
“簽票一共一百石,公價收壹圓五角錢,”裡頭的人撥拉著算盤珠子,給李裡長算了一遍,“一共一百五十圓。”
他話落,在他身後的一個格柵便伸出一隻手接過簽票,然後才遞出三個用紅紙包裹的長條圓柱。
撥拉算盤的那個人接過,啪的一下丟在李裡長眼前的板子上,“一條五十圓,自己數,離了窗口,概不認賬。”
李裡長拿起一條,入手極重,沿著貼漿糊的邊緣慢慢的撕開紅紙,見紅紙上頭用墨印著大明京師國立銀行五十圓整封包。
李裡長拆開紅紙,裡頭亮白的銀幣依次直列,他沿著銀幣的鋸齒用手指清點了兩遍,才放置在一邊接著數另外的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