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局長命令的詹姆斯-懷特不敢有絲毫怠慢,直接乘坐直升機向著目的地駛去。兵貴神速,他也十分好奇到底是什麼人,竟然能夠研發出穿越卡門線的火箭。局長介紹說是一群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還真是不敢相信。
火箭技術什麼時候變得連一群普通大學生都能夠掌握,門檻是不是有些低;那麼世界上其他國家想要掌握火箭技術,自然也會變得非常容易。
按照設計,火箭達到預定高度就會做自由落體運動。然後在5000米高空,因為氣壓關係,直接打開降落傘。要儘量降低不確定性;畢竟火箭越早打開降落傘,行蹤就越是飄忽不定。
得益於先進的定位設備,火箭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時候,可是隨時監控。
從00公裡下降到地麵,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慶祝過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如果要是發射衛星,以目前的技術和操控水平;火箭想要回收就會非常困難,基本都會選擇拋到航天器墳場。
在南太平洋區域有一塊區域,被稱作尼莫點。該區域距離新西蘭東部海岸約3000英裡,位於南極洲以北2000英裡。
尼莫點在992年由加拿大克羅地亞裔測量工程學家赫爾沃耶-盧卡泰拉所發現,他自行設計出一套稱為“喜帕恰斯”的地理空間程序來對該點進行定位。考量到地球表麵的三維空間屬性,海洋的難抵極必須與最近的三處海岸線等距,且其采納的距離需為測地線距離。
在尼莫點被發現並正式命名之前,這一片汪洋大海早已進入前蘇聯和美國航天機構的視野並被加以利用。97年,前蘇聯為其廢棄航天器尋找落點,發現尼莫點是絕佳的航天器殘骸“墳墓”。因為航天器殘骸若落入這片區域,其殘留的輻射和有害物質會在這裡被困住不再外流,不會汙染到其他地方。
自前蘇聯首次在尼莫點海域墜落航天器殘骸以來,這裡安息著200多個航天器的“遺體”,其中的大部分屬於俄羅斯:超過40艘太空補給船、6個禮炮號空間站,還有前蘇聯時期的和平號空間站。
其實在發射之前,眾人也考慮過將火箭殘害拋到尼莫點;但最終還是被否決。主要是控製係統功率不夠,萬一中途出現問題掉落下來;如果是沒人的地方還好,一旦墜落到城市當中,誰都承擔不起責任。
最終還是采用相對穩妥,同時又最節省的方式;直接自由落體。雖然也有一定風險,但相信還是能夠找到準確位置;而且火箭上麵擁有兩組降落傘,應該不會出現問題。
其實大家心中也沒底,但既然決定的事情;就隻能按照既定計劃執行。臨時更改方案,更容易出問題。
看到歡呼過後所有人都變得緊張起來,女魔頭劇組成員雖然不知道什麼意思;但並沒有過來打擾。他們還有工作,剛剛已經耽擱很長時間。
以兩家目前的交情,晚上搞聯歡會應該能帶上他們。
此刻托尼-馮-科萬特一直盯著屏幕,火箭上麵的攝影機還在工作;供應商果然沒有忽悠他們。同時定位係統工作狀態良好,高度一直在下降當中。
至於本雅明-貝京則是通過雷達在監視天空中情況,不光是自家火箭;還有祈禱天空中最好不要出現其他飛行器。
越是怕什麼,就越是來什麼。東邊竟然有兩架直升飛機飛來,看架勢就是奔著他們過來。通過檢測速度就知道,肯定是軍用版本;民用直升飛機絕對沒有這麼快。
直升飛機相對靈活,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尤其是軍用版本更是如此,倒也不用過於緊張!
本雅明-貝京:“東邊過來兩架軍用直升飛機,正朝著我們這邊飛來。應該是火箭發射驚動軍方,畢竟我們的火箭高度,已然超過一般玩具範疇。”
如果隻是達到300米高度的小火箭,最多是一個玩具,任何人都不會在意。可現在直接飛躍卡門線,如果換算成導彈;射程至少可以達到2000公裡以上;妥妥的戰略級武器。
火箭和導彈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彆,軍方當然會緊張。美國雖然槍支泛濫,但對於重型武器;尤其是戰略級武器裝備,控製得可是非常嚴格。其實不光美**方,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軍方隻要是檢測到都會特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