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大家雖然被圍攻了,但從艦長到所有的戰士都鬥誌昂揚,甚至還巴不得給這些帝國艦隊來上一耳光。
看著將士們的振奮和帝國軍的狼狽,餘連卻實在無法體會他們的悲歡,耳畔中餘下的隻有噪音。
他原本以為,自己至少在走到雲塔小徑的儘頭之前,應該是不會被帝國軍發現的。
在這條狹窄的航路上,單槍匹馬的巡禮號在小心前進打槍的不要的情況下,保持著源質波和無線電靜默的狀態航行了四天。可是,在即將穿過帝國雲塔星區邊境的時候,終於還是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深空探測器發現了。
這種敏感的主動感應式的深空探測器可是很昂貴的,但帝國卻不計成本地在附近航道上擺上了至少一百個,有一種用“巡天之眼”去掃描農田裡的土撥鼠的美了。
當深空探測器被激發,開始用主動感應掃描星空間的微妙質量反應,便也誘發了巡禮號上的預警裝置。
這大約是他們都是帝國產的昂貴戰爭道具吧,就這樣產生共情了。
可是,昂貴的戰爭道具,卻成了邊境星係中的了望塔樓,就像是消耗品似的。
按照艦長的說法:“帝國鬼子卻把他們當做鐵絲網上易拉罐來用,我們老家新長安的農場主們,都用這些來抓兔子。”
其實鐵絲網上的易拉罐對兔子用處不大,反而總是能抓到土撥鼠,但對方既然擺開了這樣的架勢,要是一點作用都沒有,也未免是太對不起帝國財大氣粗的付出了。
菲菲倒是了解得更多一些:“我聽說,在第三次銀河戰爭的時期,那個埃羅人名將赫門就是從這條航道進入帝國的。這等規模的監聽設備,都是在那個時候修建的吧。”
就算是以帝國的能力,也不可能在這麼的短時間就在整條航道上布置上這等規模的監聽網絡,但如果是把本已經建好的設備重新啟動,便一切都可以解釋得通了。
在第三次銀河大仗還沒有爆發的階段,正是埃羅帝國的極盛時期,整個費摩星域的種族都被其徹底征服,兩大人類霸主都隻能暫避鋒芒。巴克維人這個靠著星際貿易才能勉強過上體麵日子的鳥人種族,也難免產生了一些騎牆的想法,還真就以一種擺爛的姿態保持了“中立”,對交戰雙方都開放了邊境。
於是,便有了那位埃羅軍神赫曼托大王帶領一支規模奇襲艦隊殺入帝國腹地,轉戰三千光年,攪得半個帝國聞風喪膽,甚至差點一把火燒了晨曦皇家祖墳的輝煌戰績。
說起來,赫曼托大王好像還是托米泰莉大可汗的直係先祖呢。
總之,那場本世代文明曆史上最浩大的戰爭早期,聯盟被偷襲失去了近兩千艘戰艦,銀河帝國則乾脆被偷了家,確實是大哥不笑二哥。
當然,這都是曆史了。軍神赫曼托大王最終還是兵敗身死,而當他身死之後,便也就輪到他的帝國了。
事實證明,以人類為主體的兩大霸主在戰爭初期表現出的狼狽,確實隻能用“大意了沒有閃”來形容。當他們開始總動員,便以埃羅帝國的毀滅,埃羅人幾乎要變成古生物學名詞為結果而結束了這場戰爭。他們再次告訴所有人,所謂的“打倒人類暴政”就是第一個美好的夢。
至於當了幫凶的巴克維人,雖然他們一再表明自己是中立,但帝國老爺說你幫凶你自然就是。據說,當時倡導“中立原則”的巴克維王室和幾個極具影響力所有成年人,以及比車輪高的孩子都處決。
當然了,車輪是放平的。
這便是巴克維明明是銀河帝國的忠誠走鳥,但國體卻是個不倫不類的共和國的原因了。
不過,為了防備這個不聽話的走鳥,帝國在共同曆以前修好的監聽設備,在第三次銀河大戰中卻毫無用武之地,卻在八個半世紀以後發揮出了作用,還真是妙不可言的緣分啊!
巡禮號上的大家紛紛表示,巴克維鳥人罪惡滔天,活該被帝國鬼子當耗材用了。不過,大家雖然是發現了真相,卻也難免對這一幕這棟不已。
“……乖乖,八百多年前的設備啊?居然也還能啟動嗎?”
“在宇宙真空之中,封存的設備隻用做好枕流防護,反而比地表上壽命要長得多。而且,有一說一,帝國鬼子的裝備質量確實好啊!比聯盟好多了。”
“這看看上去是有點,但其實又並不能算是什麼優點。”
“呃,這該怎麼說?”
“司令官不是說了嗎?好的武器一定是要物美價廉泛用性和適用性極好的,反倒是使用壽命應該是最後考慮的問題。武器和人一樣,都是消耗品。”
巡禮號上的大家如此交換著以上的信息。他們大約是已經猜到自己確實有可能會被發現,總體還是非常冷靜的。
艦長隨即請示:“司令官,是否按照原地計劃,向雲塔小路的彼端前進?”
當然是要按照原計劃繼續前進了。可以想象的是,既然觸發了預警,周圍的帝國艦隊一定會蜂擁而至。他們可不是菜鳥,不會傻乎乎地像是養豬場裡等喂食的牲口似的往一個地方擠,而是會各就各位,在附近星係展開包圍網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