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儘皆奉承稱讚之詞在大殿上回蕩。
皇帝趙佶正式頒旨,封陳兵為鎮北大元帥,官居從二品。
下轄六府兵馬,包括種師道的十萬邊軍也歸其轄製,轄區從太原府開始往北的真定府、河間府,才收回的析津府、大同府和大定府。
陳兵的權利一時無兩,風光無限。
蔡京、高俅等文武官之首,也都大聲稱讚聖上的英明。
他們心裡自有其章程,已經將皇上的心思揣摩的比他自己還清楚。
趙佶隻是一時興奮,他的興趣愛好不在這裡,而是心屬青樓,琴棋書畫。
陳兵在他心裡隻占了兩天的重要位置,之後就會被其拋之腦後。
這大宋的天下,還是屬於蔡京和高俅等人的。
陳兵領旨安定了邊境,目下的形勢,金人和遼國進入了拉鋸戰,遼國拚儘全力,抵擋住了金人的強攻。
雙方一時難以分出勝負。
陳兵不想伸手,他在等,等兩個國家拚個兩敗俱傷。
所以並不理會完顏宗望派來的使者,要求陳兵出手相助,拿下遼國,可與金國劃地而治。
此時,陳兵想的是,該回家看看了。
三年多的時間,自己的父母,朋友都什麼樣了?
彆看他在邊境混得風生水起,可在大宋朝內,根本沒有嫡係的人手,所以內地的消息很是滯澀。
眼見焦廣海、秦明、黃信、李文國、易重建、趙普寧等將領都已十分成熟。
自己儘可放心離開,回家看看。
經過仔細琢磨,讓李文國率軍十萬,駐守大定府,另派人馬進駐錦州和來州,形成三角防線。
秦明和黃信率軍十萬,駐守大同府,另派人馬進駐雲內州和奉聖州。
易重建和趙普寧各領兩萬人馬,在析津府,協助種師道的十萬邊軍。
說是協助,其實是監督,如果發生戰事,種師道敢退縮的話,兩人必會有所動作。
焦廣海率五千親兵,枷了童貫和他的一眾心腹,跟隨陳兵回大宋內地。
從析津府到大宋東京開封府,近五千裡路,如果乘船沿著黃河北流,逆流而上,速度是最快的。
但是,五千人馬加上民夫輜重等,隊伍過於龐大,沒有那麼多木船可以使用。
陳兵決定還是沿著河流走陸地,也不急於一時,而且他還有些彆的想法。
從河間府往南,一路經過縣鄉,陳兵都要停下來查貪官汙吏,然後打土豪分田地,免去各種苛捐雜稅。
凡是貪腐超過一萬兩白銀的,一律斬立決,抄沒家產分給百姓。
他這一做法雖然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歡迎,卻也受到官府豪紳的強烈反對。
一方麵,彈劾陳兵的奏折像雪片一般飛向京都,另一方麵,官府和豪紳組織駐軍和自衛隊,進行反抗。
在陳兵行進間的幾個月裡,聖旨一連來了七八道,首先是申斥他的行為有違聖意,然後是讓他立刻停止這種錯誤的做法,再然後降低他的官職,再再然後,將陳兵削職為民。
最後的一道聖旨,上麵已經將陳兵列為反賊,要求各州府駐軍聯合討之。
對於這些聖旨,陳兵隻當是一堆廢紙,而麵對各縣鄉組織的反抗活動,來自邊軍的五千鐵騎,無情地碾壓過去,那些駐軍和自衛隊根本連半點抵擋之力都沒有。
四個月後,他從河間府越過真定府,來到邢州。
這是行程中第一個州,是大名府的門戶,這裡駐紮了八千軍隊,還有從其他州府調過來的一萬大軍。
近兩萬人的軍隊,在陳兵部隊的必經之路上紮營,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邢州軍隊首領崔如範,派人給陳兵送了信,請求陳兵繞道而行,並奉上白銀五萬兩作為繞道費,他不想也不敢跟陳兵交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