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浮沉,勝敗乃兵家常事。可在商業世界的驚濤駭浪中,迷失自己航線的企業不計其數,奇跡般地穿越風暴又活過來的,卻屈指可數。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當企業經營者被利益衝昏頭腦時,災難隨時會降臨。
在市場競爭中,危機總是與企業如影相隨。一個企業最大的危機,就是看不見危機,體會不到各種壓力的存在。
樂極生悲,危機往往發生在企業最紅火的時候,懊惱企業經營管理最薄弱的環節爆發出來。
聯合基因在網上被大家推崇,但網絡上也並不是一片喝彩之聲。微博上有人質疑:除了捐款,難道聯合基因晉省分公司,沒有通過推進公益捐款變相斂財嗎?
網絡上一片歌功頌德之時,這樣的帖子自然而然沒有引起一絲波瀾。但當“周前程”熱度下降之後,也不知道是誰,又把這個舊帖重新翻了出來。
於是,熱度慢慢就起來了。隻是這次,不是正麵的,幾乎一麵倒的呈現出對聯合基因晉省分公司的質疑。
這不是聯合基因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危機,但卻是有可能壓垮聯合基因的一次危機。
海恩定律告訴我們,一次危機事件後麵隱含著29次未遂事件,隱含著300次差錯,隱含著1000次隱患——這1000次隱患,才是使企業陷入困境的全部原因。
中國古代的哲人也說過“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企業是很難控製住一切不確定性的因素的。
優秀的企業大多數都有很強的危機預防意識。陳景雲平時沒有事情做的時候,總是提醒自己的員工多多參加一些培訓機構的危機應急管理課程。
例如前世失業之後,陳景雲就曾經應聘到一家培訓機構當“合夥人”。
所謂的“合夥人”,在這家名為“京大縱橫”的管理谘詢集團的模式裡,有兩種。
一種是個人項目,即由“合夥人”自行獲取的項目信息,自己談單,自己操作項目直到結束,這種項目分配額度上傾向於項目團隊。
一種是公司項目,即企業聯係公司,公司獲取項目信息後分配給事業部,事業部分給“合夥人”。
之後“合夥人”借助公司的資源進行談單、做單,這種項目分配額度上傾向於公司,項目團隊僅僅拿少量分配額。
而其中大部分被所謂的總工、公司二線等分配完。
陳景雲不想多提這件事,自己就屬於第一種“合夥人”。自己跑業務,自己去聯係,自己買單,自己操作完項目之後…被侵占了項目分成。
辛苦大半年,最後血本無歸,無奈離職。不離職行嗎?可以!去維權打官司。問題是,自己還有錢打官司嗎?可能自己連收集證據都做不到。
但人家依然是成功的,起碼在培訓企業員工這塊。智慧在職的時候,這家企業就在財大的分校辦公,智慧就聯係了好幾次聯合基因的員工培訓,其中就有企業危機管理解決手段的課程。
課程中提到很多實例,如華為警示員工“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是一定會來到的……誰有棉衣,誰就能活下來。”
青島海爾的生存理念是“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而比爾·蓋茨則有一句名言“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
正所謂“防患於未然”,企業管理的功夫首先在於預防。“防火”勝於“救火”。於企業而言,明智之舉是不使這種“火災”發生,及早發現危機的某些早期征兆,將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
公關危機處理的5s原則,聯合基因接受過培訓的員工都清楚。但是,真到了危機出現的時候,大家夥可能就都茫然失措了。
周新雲這幾個月來的操作,很多人看的有些迷糊。
最開始投入公司資金捐款、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