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鹵味店漸漸地打開了市場,收益也超乎了周喬的預期,不過她沒有因此就驕傲,而是本著為民著想的態度,一直改良,儘量讓大眾滿足。
鹵肉店忙著的同時,周喬而已沒有忘記縫紉店,縫紉衣服的自從讓夢萍打理後,自己就很少去過問了。
晚上的時候,周喬關了店門,回到家,發現夢萍不過就一個下午的時間就縫製了一大堆的衣服。
周喬感歎了一聲,最近夢萍也是家裡一堆事,因為老公王建斌外麵有人了,現在兩人正在鬨離婚呢,所以,她們母女都搬來跟周喬一起住。
於是,周喬走上前說道:“歇一會兒吧,小心累壞眼睛。”
“撩上幾針就行,不累。”說話間,夢萍剛好又縫完一件。
按照布貼的顏色,夢萍再次開始穿針引線,並示意周喬看一下已經縫好的那些。
“周喬,衣服中間的橫條印都是昨晚晾在鐵絲上硌的,用電熨鬥一熨就平。隻可惜我不會用,挺貴的我也不敢試,就怕給你弄壞了。”
這話倒不假。
現在的村裡,縫補還都是全憑一根繡花針,像縫紉機這種常見生活大件,一個村子能找出一兩台就已經相當難得了,更何況電熨鬥在農村的作用本就不大,有不少人甚至從來都沒見過。
周喬痛快答應下來,“熨燙的活就交給我,你隻管縫就行,咱們今天爭取弄完一麻袋。”
夢萍也是這麼想的,“那咱們晚飯提前吃,吃飽的你再去夜市。”
想不到,她卻搖了搖頭。
“得了吧,夜市的客流量大部分靠的是少年宮,能把孩子送到那上課外班的家庭,條件都不會太差,誰會買這些三不包穿?
更何況還是反季的夏裝居多,我都計劃好了,把這批貨拿到農村去賣,也不指望能掙多少錢,夠跑一趟秋裝的就行!”
分析市場,是一個外貿高管的職業習慣。
其實,像三不包這種殘次品不光在夜市沒市場,就是在整個縣城消化起來也都有些難。
因為縣城是一個工業型的小城市,麵積雖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各種工廠卻星羅棋布。
生活在這裡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是職工家庭,到日子就領工資,工人之間又愛攀比,買件打補丁的衣服穿在身上,還不招人笑掉大牙?
夢萍聽完也覺得十分在理,還反笑自己進城沒幾天,就把農村大事給忘到腦後去了。
她對著日曆思考了好半天,“我想起來了,明天是農曆的七月十一,是日河村鎮上的集,相比彆處,它離縣城還算是近的呢,可你知道怎麼走嗎?要不我還是和你一起去吧。”
話是這麼說,可她要去了,夢萍的三個孩子又該怎麼辦?
再說明天是日河村鎮,後天又是郭翟村,大家一天一個村鎮,總不能天天叫人陪跑。
周喬好像很無所謂,“鼻子底下一張嘴,邊走邊問唄,有你在後方坐鎮,我心裡也踏實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