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就是用木板將土夾緊,用力捶打。因工程不同,需要加工土的密度、形狀也不同,夯有分大夯、小夯等。
硪是一種鐵製或石製工具,圓柱形,周圍係上幾個繩子,需要八個工匠或者二十四個工匠為一組,拽著繩子用硪將夯實的土塊砸實固定,也就是打地基。
打好地基,工匠還需使用一種叫拐子的工具,兩隻胳膊用力下旋,在需要的地方打拐眼,增強土層間的摩擦力,再使用摟耙、鐵拍子,在鋪設土層時將不平的地方墊平。
製作程序是這樣,但是秦直道大部分路段修建在山脊之上,土層必須夯的更結實,
秦朝之前,使用的是生土加水,悶好之後,作為基礎材料,但這樣並不能達到堅固耐用的效果,不能用作修建秦直道。
蒙恬讓工匠使用秦朝最先進的作土技術,熟土築路,熟土有點類似今天的混凝土。秦工匠使用的熟土,就是將生土碾碎後焚燒,
按照程序,工匠們在秦直道上鋪設了三層土,一層原生土;一層熟土;最後一層是經過加固的熟土層。
這樣修築的秦直道,堅固平整,長800公裡,寬三十米,周圍還修建了供皇帝巡查時休息的宮室,還修建了烽火台、哨塔等軍事設施。
《漢書·賈山傳》記載:“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鬆。”秦直道路兩邊還種植了青鬆。
漢元帝時,寧胡閼氏王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單於,走的就是這條秦直道。東漢末年,蔡文姬從南匈奴回到漢朝,據說走的也是秦直道。
再到後來,秦直道的軍事防禦功能逐漸淡化,它的交通運輸功能開始凸顯,800公裡的秦直道驛站兩邊出現了商鋪,形成了小鎮。商賈密集,商業交流頻繁,秦直道逐漸變成了一條南北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茶商、瓷器商、絲綢商等各種商人活躍、奔波在這條道路上。
秦朝一直到清朝前期,2000年的時間,秦直道一直在使用,清朝中期以後,這條道開始荒廢。
之所以能用兩千年,是因為直道使用熟土建造的,30萬工匠用硪對熟土進行過多層次加固,使土層的密度加大,土層之間幾乎沒有縫隙,野草在這樣的土層無法長出。另外,工匠們還在熟土中,摻進鹽、堿,這樣野草更無法生長。
此外,秦直道還有一個高超的地方,就是它注意排水。《史記》說秦直道“塹山堙穀,直通之”:秦直道主要修建在丘壑地帶,地勢起伏高低不平。
所謂“塹山”是指,修路時前方如果遇到山峰,在靠近山峰略低的地方選址修路,將山峰高處削掉一部分,用削去的土往路下坡填土,先夯築一段護坡,然後再作土夯路。
“堙穀”是指,當路修到兩個山峰之間時,用土將山間的穀底填平,夯實後,再逐層鋪設路麵,
如果遇到更高的山峰,工匠們會采用“之”字形方法修路,增加路長,縮減路寬,所以整條秦直道沒有大的坡度和彎度,即使下雨,也不會淤積在道上,雨水會很快排出。
秦直道的坡度設計達到了現代的2級公路標準,修成後,軍隊自陰山腳下直抵鹹陽隻需5天。一旦邊防報警,秦軍隻需3天3夜即可抵陰山腳下,出擊匈奴。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曾率18萬騎兵沿直道直抵陰山以北的草原,622年李世民率10萬唐軍北征走的也是秦直道。
秦始皇目光長遠,雄才偉略,但先後修建的六大工程卻消耗了極大的人力、物力,也為秦早亡埋下了伏筆。
這些偉大工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給當時的百姓造成了巨大苦難,秦朝因此被儒生釘上了暴政的恥辱柱上,但是後世王朝都享受了秦始皇“暴政”的實惠。
除了阿房宮、驪山陵墓和與直通北境的道路跟長城,秦始皇還在修築河渠上大費周章,單單連世界遺產級彆的河渠就就有兩條,分彆是鄭國渠和靈渠,不同的是,鄭國渠用來灌溉,靈渠用來運輸。
靈渠對於秦朝大一統和後期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嚴格來說靈渠才是中國最早的大運河。靈渠的建設充分展現了秦始皇的高瞻遠矚。
當時的嶺南地區和現代的廣東、福建一帶完全不同。那個時候地方十分落後,經濟中心都是在北方。
然而秦始皇決定修一條運河連接嶺南地區。經過後世的不斷修建,靈渠逐漸成為當時非常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相比起靈渠,鄭國渠的名氣更大,許多人也拿它和都江堰來比。現在都江堰還在使用中,鄭國渠隻留下遺址。而當時鄭國渠對於秦國的貢獻,不比都江堰差。
超過100萬人參與了鄭國渠的修建,耗時將近十年的時間。也正是由於鄭國渠的建成讓關中平原成為千裡沃野。由於鄭國渠的修建成功讓關中平原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沒有遭遇洪澇災害,糧食豐收,秦國兵強馬壯。
“管你什麼事?”
蒙恬眉頭一皺,看著易華偉:“彆以為我跟公子走了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將軍誤會了,嗬嗬~,高今天前來,有一法相贈。”
易華偉從衣袖裡拿出一張布帛,朝蒙恬抵了過去。
“這是什麼?”
蒙恬沒有伸手,狐疑地看向易華偉。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