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發生的這些事兒,實際上絕大部分都不需要怎麼討論,讓好官兒和佞臣去處理,方式也不一定就差很多。
畢竟,大多都是依照舊例而已,沒什麼稀奇的。
對於趙構來說,最大的區彆就在於,原先這朝政是扔給亞父,而現在是扔給秦檜這個冤大頭。
秦檜擅權,而且暗中與金國勾連,趙構不知道嗎?可那又怎麼樣?他隻要乖乖的給朕辦差不鬨幺蛾子,朕管他是好是壞。
至於說他會不會對金人出賣大宋機密……就現在大宋的朝廷,和篩子一樣,金國想知道的話還需要秦檜去出賣嗎?
反正這樣一個人怎麼用都不心疼,現在將所有價值儘量都榨乾了,找個機會扔出去讓百姓泄憤,保留自己這個皇帝的賢明就足夠了。
不過,接下來這件事兒,趙構還真的要用心。
科舉!
到了臨安之後,科舉再開,不過也是因為戰事不斷,所以斷斷續續的,本來應該是去歲的科舉,可因為之前與金國和談、誅殺嶽飛等事,直接耽擱了。
所以,今年自然是不能繼續拖下去。
大宋科舉自改革之後隻剩下三個階段,分彆為鄉試(取解)、省試、殿試。
鄉試之後,有資格的解士便會前往都城待考。
家境富裕有權勢的,會一路遊山玩水過去,家境不富裕的各州府也會將本地的學子護送過去,畢竟誰知道這些人中會不會有將來宰執?因此,倒是也不會被怠慢。
比如國子監太學中,除了有原先的士子之外,也有很多從外地而來暫且入監的。
省試由禮部主持,不過這主考的位置卻是由皇帝親自任命。
這個時代,主考官也是一眾學子的座師,而這種師徒關係看似鬆散,可在日後官場之上卻有著極大助力。因此,選哪一個當座師,對於朝廷來說極其重要。
這主考一般由六部尚書或者學士之類的擔任,趙構想了一圈兒,朝堂上也沒什麼合適的人。
倒不是沒人想乾,隻是沒趙構想用的。
想了半晌,趙構便想到了鄭剛中的身上,他現在是臨安知府,按理說沒資格,可這沒關係啊,朕說你有你馬上就有了。
很快,朝廷下旨,加封鄭剛中為天章閣直學士。
具體的館閣製度有機會再說,總而言之,這玩意兒就相當於一個榮譽稱號加封,品級在大學士和學士之下,銜從三品,位列待製之上,若是具體劃分的話,天章閣位列中等,比包龍圖的龍圖閣略遜。
老鄭是個實心眼的,而且也不擅長拉幫結派,讓他這樣的人前往做主考最合適不過。
至於武舉,自然是同時進行。
以韓世忠這個樞密使為主考,之後自己再進行殿試即可。
二月初十,科考開始的第一天,張浚與嶽雲入宮與趙構辭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