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不必多言,我讓你備好的東西,不許疏漏,另外,德遠抵達之時,你隨我一同前往相迎。”
宇文軒雖然不甘心,可是卻不敢違逆父親之言。
“父親,孩兒知曉了。另外,咱們不用與王範兩家先行傳信麼?”
“不必!”宇文師瑗擺了擺手,“若是他們識時務,自然能夠安生,若是不服氣……這一次,德遠可是帶著殺氣來的,自然需要有祭旗之人。”
王次翁入宮一趟,等他走出了宮門,總算是鬆了口氣。
從北地歸來,他這顆心就沒有放下來過,唯恐什麼時候就被陛下給懲治了。如今,他改頭換麵認了新大哥,自然是一片舒暢。
至於秦檜等人會不會針對自己,又不是沒大哥罩著,怕他作甚?
若是現在秦檜站在他麵前,他隻想說一句話,“以前我沒得選,但是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以後,你彆和我聯係了,我怕陛下會誤會!”
第二天一大早,秦檜歡歡喜喜上班來,剛剛讓人弄了茶點想要吃一口,便是有一份聖旨傳了過來。
按照正常來說,皇帝自個是沒有資格發聖旨的。如果是皇帝自己發的聖旨,為中旨,法律效應不強,或者從某個角度講,本就是不合法的。當然,這也分情況。
如果事情不大,下邊兒按照旨意辦事兒就是,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會和皇上對著乾。
可是,如果想要正常發聖旨,那就麻煩了。
皇帝想要下發一個聖旨,要先把自己的意思傳達給中書省,由中書舍人草擬。如果中書舍人覺得皇帝是在扯淡,可以拒絕擬旨。這樣的事兒,在大宋不要太多。
如果皇帝不願意,可以讓次舍人擬旨,但是,這次舍人同樣有‘封還詞頭’的權利。
理論上來說,如果中書省達成一致意見,便可以將聖旨扼殺在萌芽狀態。
草擬之後,皇帝先看看是不是這意思,如果沒問題就簽字畫押,而後將聖旨由中書省宣行。
中書省這邊兒的頭就是宰執,所以宰執的權利過大,對於皇帝來說絕不是好事,這也是皇權與相權相爭的根本所在。
這邊兒順利通過,聖旨交給門下省審核。
門下省的給事中如果覺得聖旨不妥當,同樣有駁回詔書的權利。
大宋律明文規定,‘若政令有失當,除授非其人,則論奏而駁正之。’
如果給事中這邊兒也通過了,門下省沒問題,就可以交給尚書省去宣發執行,這便是三省製的流程。
當然,這隻是理論上的,畢竟皇權社會,臣子雖然有這樣的權利,可也不是每一個都有足夠的膽量和底氣,也就是大宋的文臣太過無敵,所以才會在很多時候顯得臣子對皇權限製太大,如果遇上一個強勢的皇帝,這些規矩也隻能是存在於理論上。
就如同現在的趙構,自從砍了一批文臣之後,三省的膽量小了很多,一應趙構想要宣發的聖旨,基本上沒有幾個敢去有意見。
秦檜打開聖旨觀瞧,隨後臉色就變了。
給王次翁升任參知政事的聖旨?這怎麼可能?
這是自己的馬仔,而且還是被皇帝記恨在心上的,總不能是皇帝要對自己示好,畢竟,之前也沒傳出來什麼風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