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二人進入前廳。
吃了一盞茶,閒聊片刻,秦檜開口說道,“你我相識多年,你與我助力頗多,雖以後迥途,可往日情分卻在。”
“不管你如何走,都是你的選擇,老朽無怨言、無怪責,但凡有事,一紙傳信,我秦會之定竭儘全力,不為其他,隻為你我二人多年情意。”
說罷,他起身一禮,“老朽還有要事不便多留,慶曾不必送,留步便是,老夫自去。”
王次翁送出屋門,下階一躬到底,此一拜斷往日情意,再相見便是敵我有彆……
勤政殿中,趙構端坐,在他麵前是兩名老臣。
其中一個是新上任的參知政事王次翁,另外一個,則是剛剛被趙構召還朝的清遠軍節度副使趙鼎趙元鎮。
若說秦檜的敵人的話,此人絕對算的上其中之一。
他不僅是主戰派,而且還是極為頑固、強硬的老夫子之一,在朝堂上的時候,哪怕趙構這個皇帝,都時常在這老夫子麵前吃癟。
靖康之前,金兵南下,朝廷議和要割讓三鎮之地,這老夫子怒噴皇帝,“祖宗之地不可以予人,有什麼可商議的?”
隻是當時金兵勢大,而且朝堂上主和派占據上風,趙鼎官職並不高,人微言輕。
追隨趙構南渡後,趙鼎逐漸得到任用,紹興四年,其被拜為參知政事,當時嶽飛等人用兵,大多是在他的支持下方才實現。
而趙構,對其也極為信任,同年授任其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
詔令一出,主戰派人心振奮。
可以說,在趙鼎為相的這幾年,朝廷總體的基調是比較激進的,而且君臣之間的信任度也很高,而趙鼎不再被趙構信任,則是因為兩件事。
其一便是第一次紹興和議。
不過,此事雖然君臣之間產生了矛盾,但是終歸還是互相妥協了。
第二件事,便是儲君。
按照趙鼎的說法,皇帝無子,則天下不安,此乃國之大事,應儘快冊封趙璩,以安臣民之心。
他說的有道理嗎?有道理,可是卻觸及了趙構的逆鱗。
趙構沒兒子本來就讓他夠難受的了,而且自己也是正當壯年,你們就催促著朕立子侄為儲君,到底想要乾什麼?
你這個宰執也是朕提拔的,現在就要上趕著給新主子效忠?
身為皇帝,自然忍不了這種事兒,再加上秦檜不斷在趙構麵前攻訐,最後一怒之下,直接將其貶黜出朝堂,而且一路趕去了潮州。
所以,說起來這趙鼎被貶,多少有幾分自作自受的意思。
如今趙構之所以將其召回來,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讓這老夫子沒事兒就盯著自己,而是讓他發揮餘熱,在朝堂上效力。
這樣的人趙構不喜歡,但是卻可以放心去用,而且有他在,秦檜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再者說,嶽飛等人在外征戰,朝堂上也終究需要有人替他們說話,這趙鼎便是不二人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