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軍的到來,讓倭國朝廷一片嘩然。
其實,倭國與中原的交流一直很頻繁,隻不過,在這百十年中,交流的方式大多以通商進行,大宋不少冒險的海商往返倭國,倭人也有不少僧侶、商人前來大宋學習或者貿易。
倭國人對於中原的態度一直比較擰巴。
在他們認為,中原繁華、富庶而強大,所以,中原的一切他們都想學習,都想拿過來。但是,他們又覺得純粹學習中原,喪失了本民族的自信心,身為一個強大的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建築、教育、信仰、音樂,這絕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所以,他們很想一直學習中原的一切,卻又很想將彼此之間的這種關係撇開。
比如前文提到的假名就是如此,身為如此強大的民族,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文字呢?怎麼可能用中原的文字呢?
包括文學同樣是這般。
在以前倭國基本上是沒有自己的文學係統的,基本上都是從中原那邊兒抄襲過來,東拚西湊的東西。真正的倭國文學發展,大概也隻有兩三百年左右。
本來在倭國民間,是有一些民歌存在的,不過這東西和成熟的中原文學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所以本土的這些民歌之類基本消失,這被倭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稱這段時間為‘國風黑暗時代’。
隨著假名的誕生,從醍醐天皇開始(約900年前後),他大力推行倭國本土的文學‘和歌’,並減少中原文學的傳播。
先是花費了多年編撰了《古今和歌集》,而後又編撰《後撰和歌集》,隻是,這玩意兒認可度很低,哪怕在倭國貴族中都得不到認可。而且,雖然稱為自己的,可實際上不過是倭國人改編或者根據漢樂府詩而來的。
模式一樣,儘皆都是三十一字的短歌。
舉個例子,春歌:歲內春既來,顧思過往年一載,非宜稱昨年,亦複豈合稱今年,彷徨不知謂何年。
都是這種模式,也都是這個調調,彆說跟中原名篇相比,拿唐詩宋詞比都是欺負他們,那位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詩的爺過來,都比他們強上幾籌。沒辦法,本身他們就沒什麼自己的文化,能夠刪減一二達到這個水平,已經不容易。
後來,為了推行本土和歌,還退出了六大歌仙,什麼小野小町、大伴黑主、喜撰法師之類,都是歌唱家。
尤其是小野這位女性歌唱家,被倭國人認為是女性文學先驅,她編了很多歌,流傳度很高。
不過她的歌更類似於現代歌曲,簡單易懂。
比如她最出名的短歌:
他出現,是不是
因為我睡著了
想著他
早知是夢
就永遠不要醒來。
不是非要多占用幾行,而是不用這種排列方式,無法體會出人家詩歌的精髓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