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鐘見杜鵑臉色不對,就知道這本書是有問題的。
“這也是你的?”
“不是,我都不知道我這褥子底下還有這東西,還好你提醒了,不然...”杜鵑也是一陣後怕,要是說那些外文書隻是麻煩的話,那這本書就是致命的東西了,
“你打算怎麼辦?”林立鐘是不太了解這些東西的,畢竟她不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人,但是看杜娟那一臉後怕的表情也知道這本書的嚴重性。
“得燒了,毀屍滅跡才行。”杜鵑說著就要去找火柴。
“然後呢?”
“然後?然後就沒事了呀。”
“革委會接到舉報說有東西,結果來了卻查不到,要是你的話,你能甘心?”.
“肯定不甘心啊。”
“再說了,要是這裡沒東西的話,那他們肯定知道有人報信了,下次肯定還會來的,這次咱們能過去,那下次誰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來?”
“那怎麼辦?”
“既然都放到這裡了,那這地方肯定得有書不是。”林立鐘覺得還是得讓他們搜到書,隻不過不是這本書要命的書罷了。
“好,我明白了,我去拿本彆的書。”
“看好了,可彆放錯了,”
“知道,我把宣言放這裡。”杜鵑從廚子裡又拿出了一本書,是中文版的《**宣言》,林立鐘這才放心。
杜鵑把東西放好之後,把褥子重新鋪了上去,然後就開始發愁桌子上的東西了。
“林立鐘,要不藏你家去吧?”
“行啊,要是不怕我貪你東西的話,我倒是沒問題的。”
“行了,就你買東西的那架勢,也看不上我這點呀,我找個袋子裝起來,你走的時候帶著吧。”
“好,那等這件事情過去了,你去我家拿吧。”林立鐘倒是不介意幫對方暫時保管這些東西,畢竟有空間,即使被人看到她帶了東西回去,也不會有人找到的。
“謝謝,林立鐘。”杜鵑還是連名帶姓地喊她但是林立鐘能提出來,這次不一樣了,也許是真的發自內心地感激了吧。
其實從剛才那些東西就能看得出來,這杜鵑家裡不簡單,一般的工人階級家庭是不會有這些東西的,對於她的過往林立鐘無意深究,但是,她也不是白出力的。
“剛才你那個盛東西的盒子我很喜歡,你想多少錢出,我買了,你放心,裡麵的東西我不要,我隻是喜歡那個盒子。”這一點林立鐘倒是沒有說謊,那個楠木的小盒子她確實很喜歡,當然了,這做工跟描金妝奩是一樣的,不排除盒子裡麵有暗格。
“好,你喜歡的話就送你了。”杜鵑對那個黑漆漆的盒子不怎麼在意,以前在家的時候就是盛放收拾的一個小盒子,臨來的時候彆的東西也不方便帶,就帶了這麼一個盒子,據說還是太奶奶的東西來著,不過她不喜歡,對她來說還是歐式風格的妝盒更合她的口味。
“不用,一碼歸一碼,我喜歡的東西,我要買下來。”這樣得了什麼好東西,林立鐘心裡也沒啥愧疚了,畢竟是你情我願的交易不是,撿漏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考眼力和運氣,運氣不好也不能怪彆人。
“我也不知道值多少錢,這是我太奶奶的東西,我平時就放東西用的。”杜鵑這下也有點為難了,她還知不知道這東西的價格。
“那我就我的報價來了,喏這是三十塊錢。”林立鐘從空間裡拿出了三張大團結,遞給了杜鵑,其實這價格按照行市來說是給高了,但是林立鐘也懶得計較了。
“這麼多?”杜鵑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
“哼,主要是我喜歡,千金難買心頭好,你不懂。”林立鐘走到桌子那兒,準備那那個盒子,“你找個盒子,把裡麵的東西拿出來吧。”
“啊?好,我這就找,”杜鵑又到炕櫥裡一通翻騰,終於找到了一個裝餅乾的鐵盒,裡麵的餅乾已經被她吃完了,隻剩下了一空盒子,正好用來裝東西,她又從炕櫥裡找了一塊絲巾出來,鋪到了裡麵。
林立鐘看她這動作,就知道,這盒子放著的應該是些貴重的首飾,不然,杜鵑是不可能這麼仔細的。
“你這些東西劉洋知道嗎?”林立鐘還是問了一句,好做到心中有數。
“不知道,這些東西我一直藏在一件從來沒穿過的衣服裡,一直壓箱底來著,劉洋也沒見過。”杜鵑很肯定,雖然她以前跟劉洋關係不錯,當時她很清楚,這些都是要命的東西,還是留了個心眼的,但是沒想到,千防萬防,沒有防住劉洋這陰險的手段,上一次自己差點就著了她的道。
“那就好,等會把東西都先塞到盒子裡吧,我看差不多,書卷一卷也能塞進去,到時候,我就光明正大地拿著離開,你就說我看上你這盒子了,就彆節外生枝了。”
“好,我知道了,那這盒子,”
“我裝到口袋裡就行,被人看到的話,就說是上午在回收站帶回來的,你放心,我也不會待太久,一會兒就走了。”
“嗯,”杜鵑想了想也沒什麼遺漏的了,就放心下來。
兩人從杜鵑的屋裡出來,就去了樓衛紅她們屋,林立鐘就把包著包袱皮的鐵盒子提著了。
“樓姐,我先回去了,天兒也不早了,”林立鐘在門口跟樓衛紅說了一聲,根本沒進屋,這會兒天黑,屋裡的油燈亮度不夠,再加上杜鵑站在門口擋住了林立鐘,所以屋內的人根本沒有看到林立鐘提著東西。
“哎,好,要不我送送你吧,”樓衛紅還是挺感激林立鐘來給她們送信兒的。
“不用了,樓姐,我這有手電筒,再說了,離著也不遠,過去兩條街就是了,你還是在點上待著吧,一會兒老支書他們該來了。”林立鐘很乾脆地拒絕了,沒必要,雖說不怕人看到自己拿了東西回去,但是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那行,你自己小心點,村裡的路不平,注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