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氣勢恢宏、占地巨大的教堂聖所始建於十二世紀,那時奧地利的開國家族巴本堡還沒有丟掉爵位,奧地利仍然處於紅白條紋紋章的統治之下。
十二世紀中葉,巴本堡家族的奧地利公爵決定修建一座“南德意誌無出其右”的教堂,北歐工程師設計了奢華的羅曼(羅馬)式方殿,經過近五十年的建造,聖史蒂芬大教堂終於於12、13世紀交替之年落成。
後來大教堂被大火災所摧毀,整棟木質建築付之一炬,這時的奧地利已經不再由巴本堡家族統治,新上位的哈布斯堡家族滿懷熱情地重修了教堂,希望它能成為新時代、新氣象的標誌。
新的聖史蒂芬大教堂不同於原本的羅馬風格,改以哥特式風格為基準,西南兩腳各建立起兩座哥特尖塔,象征哈布斯堡將過往取而代之的勃勃野心。
羅貝爾走下彌撒台,聯結著尖頂塔的飛扶壁上落滿了搖頭晃腦的烏鴉,它們興奮地叫著,發出惹人生厭的刺耳嘎嘎聲,然而在座的眾人都無心理會。
人們穿著黑襯衣,戴著圓頂的黑帽,白色的絲帶從脖頸耷拉到膝蓋,伏低著頭從教廳中央的純黑棺槨旁迅速走過,在棺蓋上放下一朵朵白花。
伊麗莎白夫人跪坐在棺邊,原本富態的臉龐肉眼可見地消瘦下來,用手帕蓋住鼻子,不住地輕聲啜泣。
她的眼球裡布滿血絲,眼袋都是擦拭淚水導致的紅印子,連帶著鼻尖也紅了一片。
更多的悼客停留在教廳外的走道裡,每人手中都攥著一把白花,沉重的氣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人,不少感性的貴婦人不禁潸然淚下。
多虧阿爾布雷希特生前廣布恩義,伊麗莎白母子一向在貴族圈子中享有不錯的名聲,哪怕如今被弗雷德裡克軟禁在宮苑裡,維也納仍不乏她的支持者。
何況,盧森堡家族好歹是傳承了五百年的輝煌家族,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接近一百年,是名副其實的豪門望族。如今盧森堡家族的男性絕嗣,女性成員也儘數凋零(歐洲人出嫁後會改為夫姓,貝婭特麗是最後一名未出嫁的的女性成員),宣告徹底滅亡。參加葬禮的貴族無不戚戚焉,仿佛看見了自家百年後的命運。
之前提到過,天主教的神甫不僅要負責的例行彌撒和節日儀式活動,就連日常的婚喪嫁娶也必須經由神甫辦理。
平民的婚喪大事自有各地的下級神甫包辦,而高等貴族的葬禮則必須由主教級彆的人物出席。
縱觀維也納,沒人比羅貝爾更有資格主持這場貴族的葬禮,何況於公於私他都有出席的理由。
透過透明的水晶蓋,羅貝爾清晰地看見裡麵安靜地躺著一位皮膚蒼白的少女,沒長開的小臉有著格外標致的五官,一瞧便知道是位美人胚子。可惜,少女的生命永遠地停止在了十一歲這一年,再也無人有幸瞻仰她女大十八變的模樣,就像戰場陣亡的將士一樣,少女不會再老去了。
貝婭麗特·馮·邁森·盧森堡,一位他素未謀麵卻屢屢在彆人口中聽說的女孩。
利奧波德像推銷似的瘋狂推銷,連伊麗莎白夫人也暗示把年幼的妹妹托付給羅貝爾的意願,而後者隻能報之以苦笑,仍以“公教修士不可成婚”為由攔下來所有的婚約請求。
艾伊尼阿斯不止一次嘲笑他死板得像個五十歲的修道院老光棍,而現在一切都簡單了。
女主角不存在了。
這五天來,伊麗莎白為妹妹的夭折傷心欲絕,十幾次哭暈了過去。
年幼的拉迪斯勞斯還不明白生死的重量,他隻知道,從前最寵他,常常帶他去禁苑撒歡打滾的好姐姐變得像木頭一樣怎麼推、怎麼喊也叫不醒。
小拉迪擔憂地望著眼瞅又要大哭一場的母親,不知第幾次拽了拽羅貝爾的衣袖:“哥哥,姐姐為什麼不說話,為什麼要把姐姐關在大盒子裡呀。”
“……”
羅貝爾無語凝噎。
良久,他溫柔地撫摸起男孩逐漸硬起來的黃發:“因為姐姐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和我們不一樣,上帝不忍心見她繼續在人間受苦贖罪,所以提前把姐姐帶到身邊去了。”
拉迪斯勞斯忽然焦急地喊道:“那,那我以後還能見到姐姐嗎?”
伊麗莎白承受不住內心的悲傷,撲在棺蓋上嗚嗚地悲鳴。
“……當然可以,隻要小拉迪在人間遵循美德,遠離罪惡,等到了上帝呼喚的年紀,你就可以和姐姐一起在耶和華身邊永遠生活下去。”
“真的嗎?可是,之前在媽媽身邊的幾個大哥哥說上帝根本不存在……”
“真的,相信哥哥,上帝是存在的,天國也是,我們的親人都會在天國注視凡間的我們,終有一日,一定會再見的,一定。”
羅貝爾伸出小拇指:“不信我們拉鉤,說謊的要吞一千根針。”
“嗯!”
拉迪斯勞斯稚嫩的手勾住了羅貝爾飽經風霜的小拇指,晃了又晃。
一場盛大的葬禮閉幕。逝者長已矣,生者仍不得不繼續前進。
殘酷的世界和有情的凡人,假如沒有宗教作為最後一根精神支柱,要想不麻木的活下去,又該由什麼取代上帝呢?
疑惑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答案卻藏在迷霧之後,揭露的希望越發渺小。
公爵暗害十歲小孩,貴族陰謀不斷,兄弟殺戮不止,道德遍地淪喪,整個世道荒唐得一塌糊塗。而那些自稱會扭轉世道的理想主義者,除了彼此屠殺的地獄卻什麼也沒有搞出來。
羅貝爾不明白,他實在不明白,或許永遠都不會明白。
上帝啊,你看,我們還有救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