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古希臘與古波斯之間爆發了史稱“希波戰爭”的大規模戰役。
戰前,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一世不可一世地聲稱將在頃刻間覆滅希臘,要求各希臘城邦交出“水與土”,並派遣三百多艘戰艦與兩萬海軍官兵入寇。
萬萬沒想到,“神風”摧毀了波斯人的大軍,兩萬官兵儘數葬身魚腹,大流士一世暴跳如雷,於次年再次派遣九萬大軍與上萬騎兵再次入侵,大部分希臘城邦拱手而降,唯有“視民主為生命”的雅典與“為戰爭而誕生”的斯巴達拒絕投降,將大流士的使者分彆扔入水井與懸崖,給予了波斯人他們渴望的“水與土”。
戰爭爆發後不久,波斯十萬大軍在馬拉鬆平原登陸,雅典一麵派出“飛毛腿”菲迪皮茨狂奔二百公裡去往斯巴達請援,一麵緊急動員公民軍隊,抵抗波斯帝國的侵略。
菲迪皮茨狂奔一日一夜,兩百公裡,最終抵達了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斯巴達城邦,但對方以“月相不好”為理由拒絕出兵,實則希望雅典與波斯兩敗俱傷,好趁機統一希臘。
菲迪皮茨再次狂奔返回,將這個不幸的消息告知了雅典人民,但雅典人沒有因此氣餒,執政官卡利烏斯竭力動員出一切可能的公民兵,總計一萬一千人馬開赴馬拉鬆平原,與波斯軍進行決戰。
在馬拉鬆戰場上,卡利烏斯呐喊出一句震鑠古今的話語:“雅典或將永遠自由,或將戴上奴隸的枷鎖,一切取決於你們。”
激戰一日後,保衛家鄉與自由的雅典軍隊以一當十,擊潰了波斯的十萬大軍,斬首六千餘級,跳海溺死者不可勝計,一舉打斷了波斯人的脊梁,從此波斯帝國輝煌不再,而自身損失不過192人,而執政官與數位英勇的將軍赫然在列。
當斯巴達勇士姍姍來遲時,一切塵埃落定,英勇的雅典人以勇氣與生命扞衛了希臘的自由。自恃勇武,實則居心叵測的斯巴達人永遠喪失了希臘的話事權,直到為羅馬帝國所滅亡。
狂喜的米勒狄將軍再次派遣因作戰英勇而受傷的“飛毛腿”菲迪皮茨回報消息。當他跑回雅典時,用生命的最後力氣喊出“我們勝利了”後,不治身亡。
為了紀念這位扞衛自由與勝利的英雄,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希臘奧林匹克委員會設立了馬拉鬆項目,把當年菲迪皮茨奔跑的總裡程——42.193公裡作為賽跑的距離。
兩千年後,曾經吞並了雅典與斯巴達的羅馬帝國四分五裂,僅剩的孩子東羅馬帝國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君士坦丁十一世正如當年向斯巴達求援的雅典人一樣派出了最後的突圍隊,寄希望於援軍儘早趕到,卻不敢奢望僅憑城內守軍就能擊潰敵人——東羅馬不是羅馬,更不是雅典,他們已經失去了曾為國之柱石的億萬“公民”,而隻剩下一個個失魂落魄的奴隸。
奴隸是不會反抗的,不會反抗主人,更不會反抗侵略。
君士坦丁堡城內沒有愛國者,隻有逃不出去的恨國者自詡為“忠臣”而已。
三艘被艦炮炸得破破爛爛的熱那亞槳帆船駛入愛琴海,不久再次遭受到外圍巡航艦隊的圍堵,曆經一番窮追猛打後,唯一一艘槳帆船逃出生天,進入了威尼斯與那不勒斯艦隊的聯合封鎖區。
奧斯曼人的外圍艦隊不敢深追,在克裡特島附近遊弋徘徊許久,紛紛返回愛琴群島的艦隊駐地。
4月26日深夜,舍生忘死地逃竄一整天的槳帆船泊入克裡特島的威尼斯軍港。
港口總督連忙親自帶人迎接。
來自克裡米亞的熱那亞船長被幸存的水手攙扶著走上船板,一瘸一拐地踏上陸地。
在雙腳觸碰到泥土的一瞬間,老船長忽地抱頭痛哭,俯身親吻著腳下的泥土,他身邊的水手同樣哭作一團,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親吻陸地。
總督一行人耐心地等待他平複下心情。
痛哭流涕十幾分鐘後,勉強冷靜下來的老船長連忙從懷裡掏出一個濕漉漉的木盒,從盒子裡取出一張地圖和一封書信。
總督連忙接過盒子,吩咐屬下人帶船長一行人前去休息。
威尼斯海軍司令迫不及待地攤開地圖,麵露喜色:“這是異教徒在君士坦丁堡的布防圖!”
“真的?太好了!”
總督與來自那不勒斯的海軍將領異口同聲地喊道:“快看看那封信!”
司令急忙撕開信件,將其上的希臘文字一五一十地將念與眾人:“帝**隊久戰不利,亟盼友邦伸以援手……日暮西山,不日或淪敵手……帝國皇帝君士坦丁泣血以書。”
他放下書信,看向臉色不太健康的兩位同袍:“君士坦丁堡戰況緊急,那裡隻有不到一萬的守軍,硬抗異教徒的五萬大軍,金角灣還有數百艘戰艦晝夜封鎖,再不發兵援救,恐怕凶多吉少了。”
“五萬大軍?”那不勒斯將軍發出質疑之聲:“可我們明明打探到奧斯曼人動員了十萬大軍,其他部隊在哪?”
“恐怕分彆布置在希臘和安納托利亞,防範聯軍和東方的帖木兒人吧。”對東方時局深有了解的港口總督推測道:“現在正是聯軍踏平希臘的最好時機,奧地利人和波蘭人到底在乾什麼?”
“我軍正在用膳。”
當尼特拉大公的使者第二十多次詢問波蘭不立刻進軍的緣由時,卡齊米日懶洋洋地搪塞道,順便瞪了使者一眼,“你說這話,莫非懷疑本王故意拖慢進軍速度?”
使者滿頭大汗:“不不不,小人萬萬不敢,但小國民寡田瘠,已經沒有更多糧食供給各位貴人的大軍了……”
“嗯?”卡齊米日眼神一凝:“你們尼特拉人是打算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