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教團軍的總參謀長,克萊蒙多夫·德·海倫塔爾斯。
旁人從名字便可以得知,他的祖上原本是低地的小貴族,直到殘酷的英法百年戰爭席卷西歐,無數難民背井離鄉,嚴重的治安惡化波及了勃德邊境。克萊蒙多夫的父親也死於一次與難民團體爆發的衝突,祖輩流傳的莊園毀於戰火,他便隨著母親流亡至科隆的娘家,如今擔任科隆教團軍的參謀團長官,總籌謀劃對克萊沃戰爭事宜。
迪特裡希二世·馮·默爾斯,科隆大主教,年近古稀,任誰都看得出他的生命已如風中殘燭。好在教區的繼任者早有人選,“司鐸”魯普萊希特是教區民眾公認的仁慈博學與神學大師,他同時還是科隆的聖彼得與聖瑪利亞大教堂的實際領導,基層管理經驗豐富。由他繼任主教之位乃是教團與內閣的心之所向、眾望所歸。
領袖更迭,無論什麼年代都是件大事,對科隆的政界自然也不例外。一旦迪特裡希主教去世,魯普萊希特繼位,便需要由新任主教指定新的內閣團,協助主教治理世俗世界。
幸運的是,克萊蒙多夫與下一任主教關係極好,這讓他無需擔憂自己的地位因政權更迭而動搖。
如今已是晚冬,天氣漸漸回暖,軍隊中的征召兵員大多有私人土地需要耕作,人心思歸,加上戰事步入僵持,克萊蒙多夫並不敢貿然製訂跨河計劃。
他向迪特裡希主教提交的建議書裡,明確表示應當分批次解散動員部隊,允許士兵複員返鄉耕作。但迪特裡希主教顧慮克萊沃公**的兵力補充到位,沒有采取他的建議。
而今,科隆教團軍的七千大軍駐紮在杜伊斯堡城中,除了一支千人隊被派至北岸修橋,其餘部隊就地休整。運輸隊從後方運送來不少春小麥的麥種,科隆的士兵索性就地屯田耕作,與克萊沃公**隔魯爾河對峙。
杜伊斯堡陷落後,克萊沃公爵僅以身免,他在西北岸邊的萊茵貝格城堡(RheinBurg)收攏殘軍,同時加快了領內動員速度,短時內便重新集結起足以守備國內的軍勢。
無論克萊蒙多夫再怎麼不情願承認,都不得不認識到一點,事態正朝著他最不願見到的情況發展,戰事正演變為持久戰,而科隆領地的糧稅不足以維持一支大型軍隊長期作戰的開支。
他很想建議迪特裡希主教勸說社會人士捐贈物資,尤其是富得流油的教士階層,他們掌握著國內大片土地與產業,卻享受免稅特權,但他知道主教一定不會同意,哪怕是魯普萊希特以繼承人的身份加以勸說,也全是白費時間。
克萊蒙多夫悲哀地意識到,這個國家正被掌握在最糟糕的一批人手中,他們發動戰爭是為滿足一己私利與野心,更不可能為勝利割肉流血。而他顯然也是這個食利階層的一員,他隻能本著良心在個人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卻做不到天翻地覆的改變。
同樣悲哀卻幸運的是,這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是如此。在比爛的競賽中,但凡不是倒數第一,這蠅頭苟且的日子便能持續下去,直到時間的儘頭。
今天,他依然在完成自己的參謀工作。
根據下屬參謀提供的物資情況製訂新的部署方案,敦促協助部隊優化物資運輸和儲存,用傻子都能聽懂的暗示提醒屬下少貪一點,儘可能減少損耗。
“2月20號,天氣轉暖情況良好……”
這一天,他剛剛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閒,抽出炭筆在日記本上寫下日期和開頭,便被下屬通知城外發生的突發情況打斷了一日的安排。
其一,杜伊斯堡的南郊湖泊,發生了兩座衛星村村民因爭搶水源的械鬥。其二,在湖泊東方不遠處,科隆軍的巡邏支隊遭遇了數倍於己的敵人襲擊,據潰退而還的友軍彙報,敵人數量竟然有千餘之數,且沒有打著任何明顯的旗號,無法確認身份。
在聽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克萊蒙多夫首先懷疑海因斯堡伯爵與於利希公爵。
前者是克萊沃公爵的姻親,當代公爵的身上流淌著海因斯堡家女人的血。後者與克萊沃公爵私交甚篤,克萊沃公爵曾經向於利希公爵提議將兩大公國合並為聯合公國,兩國關係可見一斑。
但很快,海因斯堡伯爵就被從懷疑名單中剔除。這位貧窮的伯爵家連餐餐有肉都無法保證,向科隆教會開出的高利貸單子至今沒有償還,何來的資金供養上千人的軍隊。
杜伊斯堡東南方的領土,在法理上屬於貝格公國,如今受到於利希公爵的統治。
克萊蒙多夫心底一沉。
假如有什麼是比被克萊沃公爵拖入持久戰更糟糕的事,那莫過於於利希公爵下場乾涉戰爭。
世俗領主與采邑主教之間存在天然的矛盾,如今羅馬教廷的勢力已被踢出神聖羅馬,很難說,這些世俗領主會不會存著順勢打壓科隆教會,瓜分教會田產與財富的小心思。而遮掩旗號這樣的行為,也非常像是卑鄙的貝格人會做出的舉動。克萊蒙多夫冷靜了下來,命令前來通告情況的士兵務必把緊牙關,不得傳出任何擾亂軍心的謠言。他當然曉得紙包不住火的道理,於利希公國下場參戰的消息遲早會傳得滿城皆知。
一旦兩國聯盟向科隆進軍,隻怕勢單力孤的采邑教區會麵臨滅頂之災。但越在危急的邊緣,領導全軍的將領越需要冷靜,而決不能露怯。
這支於利希公國的小股兵力,必須動用雷霆手段予以殲滅。
他目光閃爍,雙手迅速在紙上寫下一係列進軍方案,挑選軍備狀態最好的幾支部隊,描繪最妥善的進軍路線,在腦海中推測可能的遇敵位置,並一一在手邊的簡略地圖上畫了出來。
其中有一個地方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羅貝爾等眾人經過深思熟慮、精挑細選後確定下來的最終決戰之地——坐落在杜伊斯堡南端郊區附近的一處河岸三角區域。
然而,克萊蒙多夫並未著重考慮那裡的狀況,亦不認為約一千人的小部隊膽敢與己方主力部隊背水一戰。他將其與其他位置一同標注,僅僅是其專業軍事素養的一種體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