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貞觀四年,第一次打下東突厥的時候,他和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等大臣,就研究過這些國家的治理問題。
要麼把東突厥的百姓打散,遷移到大唐各處安置。
然後把大唐百姓遷徙到東突厥居住,這樣一來可以徹底把這塊地盤鞏固起來。
可當時大唐的人口太少,全國上下也才200多萬戶,人口不足3000萬。
東突厥那麼大的一塊地盤,人少守不住,想派多點百姓過去,也無能為力。
因此這種方法被他和朝臣都否決了。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采取第二種辦法。
在打下的地盤設置都護,具體的治理還是該國百姓,隻是把該國的首領召去長安為官。
說不好聽就是當人質。
這種方法有利有弊。
對當前的大唐來說,利大於弊。
於是就一直被沿用下來。
李承乾接著說道:“父皇,兒臣知道你不相信我的能力,兒臣自己也有自知之明。”
“這次征討高句麗,兒臣代父統軍,是為了給大唐的將士打氣。”
“具體的指揮作戰,兒臣可以請一員大將代為指揮,兒臣也可在他身上學到統軍經驗。”
“以後如有藩屬國叛亂,兒臣也有應對的能力!”聽到李承乾的話,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
“承乾,你說的很有道理,可父皇想禦駕親征的理由,你今日也在兩儀殿旁聽,應該也清楚。”
李承乾站起來,抱拳說道:“父皇,兒臣自然知曉。”
“隻是兒臣覺得,父皇已經文功武治,戰功赫赫,即便多高句麗這一場大勝,百姓也不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因為百姓已經習慣父皇百戰百勝,會認為父皇統軍戰勝高句麗是理所當然的事。”
李承乾頓了頓,吞咽了一口口水,聲音稍微放大。
“倘若兒臣代父皇出征,再大勝高句麗,百姓一定會大為驚訝。”
“他們會覺得,陛下厲害,培養的太子也不孬,這才是一個千古一帝。”
“到時候父皇在百姓的呼聲下,去泰山封禪,便水到渠成!”
李世民心神微動。
雖然他對李承乾說的話,並不太讚同。
可千古一帝四個字,直擊他的心靈。
這是他一生的追求。
李承乾看到父皇有些意動,於是乘勝追擊,他開始使出殺手鐧。
“父皇,母後在臨終前拉著兒臣的手,不斷重複叮囑過兒臣。”
“讓兒臣長大以後,不能老躲在父皇的羽翼下,要多為父皇分憂!”
“兒臣始終不忘母後囑托,在此懇請父皇讓兒臣代為出征,打下高句麗收複國土!”
提到觀音婢,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臉色,也帶著一股濃濃的愧色。
他想到觀音婢臨終前說的遺言。
“陛下,承乾的腿不方便,我求陛下,廢太子慎重!”
這一刻,李世民徹底意動了。
除了對觀音婢的愧疚感外,李承乾說的也對。
藩屬國的歸附隻是一時的,他們遲早會再次脫離大唐的掌控。
現在趁他還年輕,應該提前培養太子的統軍能力。
剛好承乾這孩子有這份心,比他自己逼迫承乾去統軍,效果要好的多。
李世民沉思一番後,臉色鄭重地對李承乾說道。
“承乾,此決定事關重大,明日朝會向百官征討意見吧。”
“如果百官都同意你代父皇出征,父皇便答應你。”
李承乾一喜,他激動地拱手道:“謝過父皇,兒臣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喜歡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開局李承乾謀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