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清晨,大陸極南之地,寒風瀟瀟,飛雨飄零。
唐九戴著斗笠,挑著籮筐沿著村裡的土路深一腳淺一腳低走走停停,走幾步停下來放下籮筐,然後用鐵鍬把地上的牛糞鏟到籮筐裡,乾的溼的全不管。
撿牛糞賺工分,年近四十的唐九每天都會起個大早,風雨無阻。沒工分就沒口糧,沒口糧就要捱餓。
東元1981年1月3日,清晨時分,公雞鳴過數回。
陸港市西城區百興農副業生產大隊,一片面積很大但佈局鬆散的土屋群之中,居中位置是一座有前後院坐北朝南的院落,佔地面積足足有10畝地,其後院實際是一大片農田。
唐九走過這座院子,停下腳步來打量,那對開的院門拉環上的鎖是開啟了的。
“老李家回來人了。”
嘟囔著,唐九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隨即哼著曲往村外尋牛糞而去。
一定是老李家回來人了,因為沒有什麼小偷小摸敢撬他們家門鎖偷他們家東西。
細雨飄灑著落下,南方風格十足的拱頂房屋在灰濛濛的天色之中暮氣十足。呈“門”字型佈局,居中是中堂,左尊右卑,中堂左邊的臥室是所謂的主臥,右邊是次臥,再往兩側去還有兩個廂房,隨即朝南走,廚房、飯廳、雜物間、儲糧室,足足八間房。
這種宅子,又稱八間房。
解放前,這座院子的主人是地主。
李路悠悠醒過來,睡夢中似乎聽到了遠久記憶中的歌聲。他摸黑伸手去摸手錶,卻摸了一個空,於是呼喚起機要參謀來,“小方?”
沒有迴音。
爬起來,李路又喊了一句,“小方?備車,今天國安會首長下來視察,我得早點到基層……”
後面的“局站”二字沒能說出口,李路呆住了。
他的第一反應是自己被俘虜關押了起來。
此時,所在的屋子昏暗得很,只有那窗戶微微透過來的光亮,讓他看清楚了所處的環境。一張木板床,剛剛被自己掀掉的被子是褪色嚴重的軍被,但是看那樣子絕對不是現在的軍被。
再一看房間裡的其他佈置,空空如也,貼著牆壁放著一隻綠色的麻布口袋,牆壁上嚴謹地掛著軍用挎包和水壺,一雙新的綠色膠鞋整齊地擺在口袋邊上,邊上還放著一把56衝配備的刺刀,也就是傳說中的三稜軍刺。
只需要看一眼,李路就能肯定,這些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部隊的東西。那個年代,迷彩還沒有大規模列裝部隊。
作為華夏陸軍中最年輕的少將情報官,李路絕對不會看走眼。
定了定神,李路猛然起身往外跑,開啟中堂的對開式的木門,外面光亮投射進來,他緩緩轉過身,看著空空如也的中堂正中牆壁上掛著的太祖像與總司令像發呆。
畫像上的太祖和總司令穿著的還是紅軍時期的軍裝。
李路瞳孔凝聚,發足狂奔出去,衝出院門。
此時約莫清晨六點,灰濛濛的天空下,小雨淅淅瀝瀝,一座又一座瓦房參差不齊的分佈著,李路呆呆地走在溼漉漉的土路上,打量著周遭的環境。外圍是各種農作物,甘蔗為主,與村場之間只隔了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
灰濛濛的色調之下,是沉重的肅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