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搖搖頭“改稻為桑,需要幾年才行。因為桑樹不是一年可以長大的。我建議,適當擴大桑蠶規模,稍微控製糧食規模。因為人口在飛速增長,以後的糧食需求量,會翻倍。”
現在還有大量廢棄的耕地,等待複墾。
要增加桑樹種植麵積,也不難。
但是葉坤以為,絲綢和棉花相比,沒什麼明顯的有點。
夏天的時候穿絲綢,倒是很涼快。
冬天的時候,還是皮毛和老棉衣能救命啊。
絲綢價格上漲,主要還是西域各國、羅馬帝國和貴霜帝國等海外市場需求量太大。
因為絲綢這玩意,是華夏專屬,彆的地方搞不出來。
古羅馬的文化藝術、數學幾何、音樂建築都很厲害,但是在手工業上,卻是一塌糊塗。就一個絲綢和瓷器,他們一千年也學不會。
在葉坤穿越前的世界,直到明朝後期,西方才派人來華夏深造,學會了瓷器製作。
文阿秀也趕了過來,旁聽片刻,低聲說道
“農民種田,自行調整作物比例,其實也有一些好處。對於朝廷來說,隻要保證糧食安全就行。這些年大力造紙,桑園被消耗很多。補充一些桑樹,對以後的造紙業,也是個保證。”
葉坤平定中原之後,大力發展造紙廠。
全國造紙廠,幾百個!
一開始的造紙,用桑樹的第二層樹皮,叫做桑瓤。
這玩意造紙漂亮,雪白的,紙張質量堪比後世。
國內大辦學堂,中學大學科技城,醫院,各級官府,都開始用紙了,所以消耗極大。
還有其他國家,知道華夏國的紙張好用,都來進口。
為了賺錢,紙張也大量出口。
這就導致了全國的桑園麵積,飛速下降。
加上棉花普及,絲綢地位下降,老百姓砍起桑樹也不心疼。
根據農業部的統計,這五年來,全國桑園麵積,少了一半。
再過五年,就沒了。
葉坤卻大笑,對文阿秀說道“文老師,你說的已經是老黃曆了。我們的造紙術,也在不斷提升,很快就會拋棄桑瓤。”
文阿秀還不了解這個情況,問道“那用什麼造紙?”
“世界上的大多數樹木,都可以造紙的。而且不是樹皮可以造紙,樹乾也能造紙。”葉坤點點頭
“科技部,已經完成了研究,造紙材料的選擇,範圍大大增加。以後的造紙,南方以桉木為主,北方以楊木為主。桉木和楊木造紙,去年就開始推廣了。”
文阿秀一笑“這麼厲害啊,我一點都不知道。”
葉坤點點頭“樹乾造紙,是一樣的,切成小片,打成漿水,再利用化學藥劑勾兌,就能造紙。以前隻會用桑瓤造紙,樹乾浪費太多,暴殄天物啊。”
文阿秀笑道“這麼說,現有的桑園,可以保住了?”
葉坤點點頭“農業部很快就會下令,民間禁止砍伐桑樹了。留一些桑樹,維持絲綢業的發展。”
其實全國四大絲綢基地,桑園麵積並沒有減少。
益州的蜀錦,天下聞名。
如果把益州的桑樹砍光了,蜀錦產業就會跟著完蛋。
葉坤雖然大力推廣棉花,但是也沒這麼糊塗,把絲綢產業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