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也跟馬昭數次溝通,承認馬昭的預見性,但是也對華夏大陸有信心。
畢竟,華夏大陸的科技,在快速發展,不是一些零散海盜可以對抗的。
以華夏大陸的凝聚力和強大實力,也不是南洋群島可以抗衡的。
馬昭再次回電,說東南沿海民風剽悍,武德充沛,這些人一旦駕船出海,有了實力之後,就會割據島嶼,自立為王。
百十年後,尾大不掉,定然與華夏抗衡。
其實馬昭的擔心,有道理。
但是馬昭的眼光和胸襟,有很大的局限性。
他隻考慮到華夏大陸的長治久安,沒有考慮到華夏一族的整體繁衍。
大明朝的朱元璋,登基以後,就執行家天下政策,整個天下,都是老朱家的。
老朱家的子子孫孫,無論是誰,都有封地,都有俸祿。
兩百多年過去,老朱家的子孫,全國幾百萬。這幾百萬人不交稅,霸占了巨量的肥沃土地,還領取朝廷俸祿。
最後把整個大明財政拖垮了,逼著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華夏江山,淪落於北方異族之手,衣冠斷絕。
除此之外,老朱家還乾過一件事。
鄭和下西洋之後,到了明朝中期,華夏沿海百姓,已經通過貿易和冒險,擴張到了南洋群島,海外繁衍生機勃勃。
可是大明朝廷卻去海外剿匪,聯合南洋群島的土著,把海外華裔,全部乾掉。
理由是,這些南洋華裔會在海外成立帝國,威脅華夏。
把聰明的華夏後裔都剿滅了,南洋群島的土著尚未開化,華夏大陸,就沒有東南方向的威脅了!
這件事直接導致了南洋群島和華夏的隔絕,掐斷了南洋漢化的希望。
直到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啟,南洋成了西方人的殖民地。
葉坤帶著後世的目光而來,能理解馬昭和朱元璋朱棣等人的想法,但是不能局限於他們的眼光和胸襟。
所以葉坤又給馬昭發了加長電報,闡述其中的利弊。
南洋群島,是天賜華夏之地。
華夏人不取,南洋群島上,以後還是會誕生異族文明和帝國。
那時候,異族文明一樣會對華夏大陸形成威脅,扼守華夏子孫遠洋出海的道路。
與其這樣,不如培養一批華裔海盜,去搶占南洋。
而且,華夏人出海,也未必就是海盜,未必就不聽華夏大陸朝廷的命令啊!
和馬昭拉鋸戰,費了許多口舌,葉坤終於說服了馬昭。
馬昭答應了,九部再研究,然後先做年的試驗,看看效果。
這些事,葉坤還沒來得及跟郭平等人解釋。
郭平既然問起,葉坤覺得,還是找時間詳談一下。
進了重慶城,春花和玉蓮,就激動起來了,問道“皇上,我們的家鄉涪陵,就在一江之隔。我們姐妹倆,想回去看看……”
葉坤笑道“給你們放假半個月,你們回家鄉散散心,然後再去成都會合我。”
春花卻貪心不足“皇上,你不陪我們一起嗎?你不想去看看涪陵現在的變化嗎?那裡也是大漢疆土,你可要一碗水端平啊。”
葉坤指了指春花“好,我就陪你們一起去,把你娘家吃窮了!”
山高路遠,交通艱難。
葉坤也知道,或許這是春花玉蓮最後一次回到家鄉了。
人家讓自己陪著,也不算過分。
春花大喜,點頭道“我知道皇上最好的,一視同仁。那我就準備禮物了,等著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