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佩劍,象征著無上權威。
葉坤賜劍,就是讓縣令大膽執法。
縣令受寵若驚,躬身接劍“臣遵旨,多謝皇上賜劍!”
葉坤點點頭,又笑道“兩位娘娘在家鄉探親,你就給個麵子,暫時不要審問此案,免得娘娘不開心。等我們走後,你再審理。”
縣令點頭“臣明白。”
葉坤轉身而出,帶著縣令去視察縣城。
兩個族長,被丟在當地。
涪陵縣城的建設,顯然比其他地方好。
縣城城牆已經拆除,就地蓋房子擴建,居民兩萬多人,很是熱鬨。
葉坤問道“城牆拆除之後,對於百姓生活和官府辦事,可有影響?”
“我剛來三個月,據我了解,並無影響。”
縣官打開了話匣子“我看過本縣檔案,拆除城牆之後,利用牆磚,建造住房一百多戶,解決了部分百姓的安居問題。來往商販,也方便了許多。
至於盜賊情況,也沒有明顯增加。去年全年,縣城僅僅發生盜竊案十五起,其中一半,已經破案。”
葉坤點點頭“隻要不打仗,有沒有城牆,其實也一樣。我看涪陵縣的發展,比其他地方,還好了許多。”
縣令說道“涪陵發展較快,一個是受到了重慶的帶動。重慶現在是水陸碼頭,商貿發達,本縣的百姓,許多都在重慶來往做生意,或者做工賺錢。
第二,也是皇上的恩典,對涪陵縣的銀錢投入比較大;第三,黃家和程家,因為家族子弟優秀,多有軍功賞賜,送回來的金銀,也提高了本地的平均水平。”
葉坤很意外,笑道“縣令大人,你對經濟了解,比較深刻啊。”
到任三個月,對涪陵縣的經濟狀況,能分析到這一步,也算是人才了。
縣令抱拳道“皇上過獎了,我在成都天宮大學,經濟財務班讀過書,學過皇上主編的經濟學理論,還有鹽鐵論等書籍。”
“原來是天宮大學的高材生啊。”
葉坤笑道“我記得,天宮大學的經濟財務班,是給財稅部人才的。你為何沒有去財稅部任職,卻做了縣令?”
“我原來在東巴郡,就負責財稅。因為涪陵縣令空缺,把我調來了。”
“原來如此。”
葉坤點點頭,問道“你說說看,朝廷目前的政策,哪些做得好,需要堅持;哪些做得不好,需要調整?隨便說,言者無罪。”
涪陵縣令叫做陳浩然,沉吟道“城裡的情況我不清楚,說點鄉下的。鄉下的村子,還是太大了,要多建設小村。
因為這些年人口增加,原來規劃的村子,不夠住了。集中在一起,有火災隱患,一旦失火,全村白地。
另外,隨著荒地的複墾,種田越來越遠。百姓種地,往往來回十裡路,時間耽誤在路上。把田地裡的糧食運回來,把家門前的堆肥運去田裡,都很費力。
應該有序放開新村建設,因地製宜,增加自然村,方便百姓生產。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百姓的田地,最遠不宜超過居住處三裡。超過三裡,種田累死人。”
葉坤點頭道“你的提議很有價值。這個問題,我當年也提出過,新建的百戶村,也是遵循就近種地的原則。隻是發展太快,以前的規劃,已經跟不上了。”
縣令陳浩然說道“皇上,規劃新村,未必需要百戶,十戶八戶的自然村,也是可以的。而且,要預留空間。因為我們的人口增加太快,隨著孩子的成長,戶口會持續增加。”
“對,要預留空間,做好長遠規劃。”
葉坤很讚賞陳浩然眼光,笑道“我放權給你,新的規劃,就從涪陵縣開始吧。”
“臣遵旨。”
“還有……黃家和程家,雖有小惡,但是並非罪無可赦。你處理的時候,網開一麵吧,讓他們向苦主道歉、賠錢,然後從輕發落。彆說是我的意思。”
“皇上,臣明白。”
“等你做完了這兩件事,我會提請九部,任命你為東巴郡的郡守。為期三年,我看你在東巴郡的成績,彆讓我失望。”
“謝謝皇上栽培,臣儘力而為。”
陳浩然再次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