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被殺,縣尉可不敢大意,當即調動縣內所有武裝力量圍剿金人,不幸的是縣尉在圍剿金匪時急於複仇,誤中圈套,也被殺。
這場仗不算大,兵士沒死什麼,可是卻死了縣令、縣尉兩個縣裡最大的行政長官,直接驚動了大名府和朝廷。
胡虜作亂後,又有流匪趁機搶劫,至此陽穀縣的軍政情況可以說是焦頭爛額,缺兵少糧,治安差到了極點。
而誰也不敢保證金人不會不再次犯邊,同時還得防止流匪再次趁機搶劫,此時此刻,不管是誰,有錢的要出錢,有力的要出力。
這是目前陽穀縣迫不得已的實際情況。
在古代,你可不要以為某縣一有啥武裝衝突,一縣死了縣長、縣公安局長,便會立刻傳遍全縣老百姓,婦孺皆知。
這畢竟是在古代。
即使是改朝換代新皇登基這樣的大事兒,有些偏遠蠻荒的地方過了好幾年也還是不知,這也是常有的事兒
趙窈娘一介村婦,楊家嶺又偏安隱身於陽穀縣東北的老狼山中,是個窮鄉僻壤的小村,距離陽穀縣城有一百多裡路,幾乎與外界與世隔絕。
古代可不比現代有電視,報紙,廣播,互聯網,古代信息傳播與現代相比落後得多,信息十分閉塞。
故陽穀縣城發生的驚天動地的大事都過了一個多月了,楊家嶺裡的人對此,卻還是一無所知,這其實也是再正常不過,是以,趙窈娘自然是不知道。
可不知道,不等於外界沒有發生。
自元宵一仗,陽穀縣軍政岌岌可危,目前急需擴充縣裡麵的武裝力量。
宋朝軍製不同於唐,宋朝軍隊調動遵循“強乾弱枝,內外相維,內外相製”原則,這種原則可以防止官兵勾結,有防於地方作亂,但如此一來,軍隊調動的效率就變得十分緩慢。
軍種也分為禁軍和廂軍,而廂軍又分為廂軍、鄉軍和藩軍,禁軍是天子之軍,聲名顯赫,自是不必多說,廂軍次之,按軍功也可轉為禁軍,藩軍相當於野戰軍,待遇也不錯。
唯獨鄉軍,不倫不類,有點兒像現代的民兵,沒有編製,終身無保障,也沒什麼名譽,入鄉軍還經常會被人看不起,是以老百姓對當鄉軍並不以為榮,反而有點為恥。
鄉兵不是朝廷招募,而是州縣在缺乏戰鬥力時,州縣長官自己招募,說白了,就是給縣裡乾活兒的,這種軍種沒有清晰的前途,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願意參加這類兵種。
陽穀縣屬於大名府管轄,按理縣衙兵力不夠,可以申報府衙請求調動一部分廂軍來駐守,可軍隊調動需要遵循“強乾弱枝,內外相製,內外相維”的原則,大名府的廂軍調動需要上報中央朝廷兵部,兵部又需得彙報樞密院,樞密院又得同三衙合議,效率十分低下,如此一來,先不論能不能調來大名府的廂軍,光走程序,最起碼就得一個月。
調廂軍相助時間太長,而目前陽穀縣的軍政情況又是岌岌可危,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又要打土匪,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隻能是招募鄉兵。
征兵的想儘快征到可用之兵,可被征的人,說個良心話,鄉兵最為人看不起,沒什麼好待遇,也沒什麼榮譽,更沒什麼保障,可戰事一旦觸發,鄉兵也得上戰場拚個你死我活。
如此一來,當這個鄉兵十有**就是去當炮灰,去送死。
要銀子沒銀子,要榮譽沒榮譽,撈不到任何好處,除了走投無路沒飯吃的人,試問還有誰真心願意去當這個勞什子鄉兵?
在生命麵前,活得再苦總比死了好,好死不如賴活著。
因為隻要活著,就還有希望,還有未來,尊重生命是人的本性。
是以征鄉兵與被征為鄉兵,本身就是個不可調和的矛盾,無關乎誰對誰錯,也與貪生怕死沒有太大關係。
這純粹是一個職業選擇和利益傾向的問題。這就是陽穀縣目前征兵人們為什麼逃之夭夭的核心原因,沒油水沒前途的事,誰願意乾?
可憐這位大老粗縣尉初來乍到,哪能悟出這當中的緣由。他隻能怪這裡的民眾覺悟低,不愛國,貪生怕死,是孬種。
當然,這其中的厲害優劣,窈娘不懂兵製,自是也不知道,她不讓丈夫當兵,是出於他的安危以及遵從祖訓的考慮,並沒有看不起鄉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