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部電視劇,兩家電視台的意思是差不多過年的時候播出。
要是再細說,那就是學生們放寒假的時候。
餘賢他們沒有意見,雖然比他們預想的時間晚了,但是過年放寒假的時候,收視率都會高一些的,這是好時間段,這是兩個台對於他們的看重。
至於錢,也不會現在就給。
現在電視台給電視劇付款,快的話三個月,晚的就是半年,甚至是一年兩年。
就這,能給就已經是非常好的了。
主要是因為那些經營不善的,沒多少人看的地方台本來就沒錢,一旦電視劇收視率不加,廣告錢賺不上,他們就經常性的把電視劇款項賴掉,其實也不叫賴,就是拖著,因為電視台本來就沒錢。
你能咋整?
有多少影視公司因為電視台拖著不給錢而破產的。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影視公司,都要找大電視台的原因,因為不管怎麼樣,至少能把錢給你。
但是也不是說你想把電視劇賣給人家大地方台就能賣的,每年有多少部電視劇產出啊,都想讓大電視台播自己的,那根本就不可能。
播出時間檔位就那麼多,所以能入選的無疑都是精品。
像仙劍一電視劇這樣被各家電視台哄搶還是比較少見的,其實這就是請明星的最大作用,人家電視台看你陣容那麼厚,至少明星藝人的粉絲會看。不是說一定成功,但是最少有個托底,所以會優先選擇,價格也會給的高一些,就像這一次,京津兩台合夥拿了1350萬,電視劇直接回本,還賺了一些。隻要首輪播放彆拉胯,保持差不多的收視率,那麼二三四五輪就是純賺,而且賺的更多。
畢竟人家電視台也不是隨意給價,人家也會參考你的製作成本的,這事之前也說過。
當然,隨著影視行業愈發興盛,不對,是內地影視行業興盛。
很多港台的導演和演員已經紮堆進來內地了,這就導致成本上升,畢竟人家那裡的片酬就是高,來了內地之後都會自降自己的價格,但是也不會降太多,而且港台藝人比內地藝人高一檔,所以很多內地影視公司的第一目標都是這些港台藝人,這樣會導致製作成本上升,但是沒辦法,你不用,其他家就會用,到時候人家電視台看你的電視劇演員陣容比彆人差,直接選人家你怎麼辦?
所以那就請!
然後就出現了比較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劇組多了,電視劇多了,但是電視台購買電視劇的價格並沒有下降,而是越來越高。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人家電視劇請了像是張偉建這類的港台大碗,成本就是高。
然後就出現了,那些成本低的電視劇,電視台覺得裡麵的明星陣容不夠,就是看過吃過細糠之後不願意再吃粗糠了,然後就咬著牙買有大牌的電視劇播放權。
然後就引出了新的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電視台也扛不住了,其實就是一些有抱負的中等地方台競爭不過大的地方台。
其實現實也是如此,大頭都讓頭部拿走了,他們這些中間的想要往上走一走那是很困難的,更遑論他們下麵的也想往上走,這就讓他們競爭壓力大。
然後就出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一些電視台為了節約成本,開始弄自製劇了,或者是深度參與一些項目。
其實自製劇一直都有,甚至是主流,隻不過改革開放,自製劇就不是主流了。
但是要說一個特例,那就是央視播放的劇,大多數都是自製的,或者是深度參與的,但是不具備參考價值,因為這是央視,地方台怎麼可能有人家的實力呢。
拋開央視,其實這些電視台的操作和後世的視頻網站一個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