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猶如一條川流不息的大河滾滾向前奔湧不已,此時恒星係內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此時艦隊內的所有飛船已經完成了休整,並且一座用於建造等離子電池的工廠已經完成建設並開始投產。
幾艘專門用來進行近日軌道等離子收集的飛船帶著大量的電池往返於恒星表麵與艦隊之間形成了一條忙碌不休的工業航道。
艦隊中對於曲率引擎的改造也以全麵完成,此時距離即將觀測到格利澤581發生毀滅時產生的光線抵達到這裡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
思旭開始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對其整個毀滅過程的觀察中來。
不同於人類文明健在時對遠距離星體觀測時的各種製約導致圖像不清晰、數據不完整等問題。
現在全新的甚長基線望遠鏡陣列不僅體積要遠超過地球的尺寸,而且控製精度、數據分析也絕對不是幾個世紀前人類技術所能比擬的了。
當倒計時歸0以後,思旭看向遙遠的天空。這種感覺很怪異,一時間有種自己掌握星河、看透時間本質的錯覺出現他的心中。
要知道從來沒有人在當下尚未看到已經發生的事件時就已經知道了事件的走向,站在時間的十字路口回望過去的發展。
一陣耀眼的閃光覆蓋了可見光波段的大部分光譜的所有頻段,與此同時來自遙遠星空的中微子爆發也呈現出井噴的形勢。
位於伽莫夫號內的一個巨大的中微子觀測艙內的超純水中出現了大量的閃光現象,要知道中微子之小,小到一顆中微子穿透地球也未必會於任何物質發生接觸並產生反應。隻有當中微子爆發的量達到一個特彆誇張的程度以後才會出現這種神奇的現象。
而且不僅是中微子,諸如射線波段、伽馬射線波段也觀測到了幾乎可以掩蓋住那片區域內大部分信息源的超高能級的釋放。
能量釋放的過程持續了30多分鐘就結束了,結合自己已經掌握的恒星數據以及能量釋放過程的精密模型重建,思旭發現這個恒星在爆發之前就發生了大量物質的莫名其妙消失。
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現象,首先原本質量並不足以導致超新星爆發,但是對方就在自己的眼前給爆發了。
其二為什麼在爆發以後能量的釋放以及參與質量與之前大約有30的質量差距。結合之前探測器觀察到的現象,並將這些內容全部導入到計算機中憑借超高的算力進行理論推論。
很快一個看起來驚人、但是實際上缺乏大量的理論支持的結果呈現在自己的眼前。模型給出的結果是正因為恒星的質量缺少了30才是導致它在低質量下引發超新星爆發的根本原因。
原本一顆恒星的質量大到自己核心內部的物質承受不住壓力導致發生核聚變,而核聚變向外輻射的能量與自身重力達到一個能量的平衡。
一旦這個微妙的平衡被打破就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引力過小,輻射能力過大就會加速星體向類似紅超巨星一樣的狀態去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