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塊巨大的零件被從構件上剝離下來。與工程機器人任務不同的是,姿態維持發動機則不遺餘力的將整個部件向著深空方向推離,以儘可能的遠離加速器的剩餘部分以及不遠的星球表麵。
思旭可不認為這種尚不明卻的物質抵達星球表麵以後會安分守己。
機器人工作的效率非常高,以至於整個構件如同一個巨大的彗星一般留下了一個由無數零件組成的巨大塵埃帶。
搶救過程持續了僅僅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這並非是思旭工作效率的成果,而是實在是沒有什麼東西在值得進行搶救的了。
隻有不到20的零件被挽救了回來,其餘的部分包括思旭的大量建設機器人都受到了汙染。
而受到了汙染的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被侵蝕的結果,所有的物質都如同消失了一般,徹徹底底的沒有了。
如同字麵意義一般,在過往的狀態中形容一個物體的消失其實隻是一種言語上的比喻。
任何物體都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它們隻是將質量以另一種形態存在而已,要麼是熱量,要麼是輻射,要麼就是被轉化成了其他什麼物質。
而眼前的景象是,原本有著8700萬噸的巨大構件不但沒有轉換成其他物質,就連它消失的地方都沒有散發出任何形式的熱量以及輻射。
它極為嚴謹的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消失。不過殘留的海綿狀物體倒是成為了一件令思旭有些頭疼的地方。
它們以一個極為穩定的速度伴隨著行星成為了伏羲星係中太陽的衛星。
思旭也嘗試從不同位置去接觸與嘗試尋找將這個物體解決掉的方法。
可是縱然是能量武器亦或者是引力炸彈等等的東西,似乎對它們都沒什麼用。
能量炮彈直接從海綿狀物體中撞出一個大洞,而引力炸彈隻不過是將它們的組織密度變得更緊密了一些而已。
而二號也派遣了一個樣本采集機器人,希望通過采集到一些樣本用以研究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此刻整個中央科學院的科學家們都將注意力關注到了這一邊。已經沒有人在意此次碰撞實驗數據的解析工作中了。
與其漫長的等待,倒不如將目光看向這看得見摸得到的物體上去。
思旭滿足了這些求賢若渴的家夥們,在損失了數艘前往收集樣本的飛船以後。一個體積約為05立方米的樣本被成功的剝離了出來。
整個剝離的過程有很大的賭的成分。一點點的切割試探總是想要切的更多。
而沒人知道下一秒采集器會不會接觸到那種神秘的物質。一旦接觸到切割的工具上,侵蝕就會以一種極快的速度發生。
似乎規模的增大讓侵蝕速度變得非常恐怖。之前徹底侵蝕掉一隻手臂用了將近二十秒。現在侵蝕掉一艘鄉級飛船也就兩三分鐘的事。
這可是有著數千倍的體積差異啊。思旭推斷,如果任由該物質自由發展下去。
它最終侵蝕掉整個星係或許用不上一個地球月的時間,以至於它的侵襲速度甚至超過了光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