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見過死魚嗎?
就那種,裝在桶裡,幾十條小魚壘落一起,身上的粘液將魚黏在一起,那雙空洞的魚眼看著天,整個裝魚的鐵桶都散發著魚腥味,低頭看去,就能看到無數空洞的魚眼。
而鐵桶上麵,則是一堆嗡嗡亂飛的蒼蠅,趴在魚眼上不斷舔食。
李勝沒釣過魚,他從來沒見過,最多也就在海鮮市場見過成桶賣的小蝦。
但現在他見到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駐文市靠海,所以有漁民,有貨輪。
有漁民,就有交易市場,有交易市場,附近就會出現許多的下水井。
四月四日,下午兩點,天色陰沉,滾滾天雷在陰霾中滾動。
豆大的雨點不斷落下,仿佛身處瀑布之下。
數十道人影站在陰暗處,身穿雨披,任由雨點打在身上沉默不語,他們齊齊低頭,注視眼前這下水井。
下水井裡有什麼?
有魚。
一堆死魚
“轟隆!”
天空驟然炸裂,慘白的光亮出現,將下水井照的一清二楚。
數不清的屍體!
或者說,是人魚屍體!
這些人下半身被縫合,臉上露出驚恐,又或是痛苦的神色,下半身並在一起,被裹上魚皮,點點魚鱗反射著光芒。
下半身是魚身,鱗片上還裹著一層腥臭的粘液,眼神和魚一樣空洞無比,躺在地上,在雨水中呆滯的望著天空滾雷。
數不清的人魚和死魚一樣,被丟在這下水井內。
數不清的人魚,壘落在一起,魚尾相互交迭,和海鮮市場裝死魚的桶一樣。
身邊是淤泥,各種臭水
“一共多少?”
許生深吸一口氣,他淋著雨,站在陰沉的天色下,大聲的對吳賽詢問。
“下水井不深,裡麵最多有十人,算上之前的兩個受害者,一共十二!”
吳賽抹了把臉上的水,大聲喊著。
“下水井被人為改造過,原本沒有間隔的井底,被套上了鐵絲網,有鐵絲網阻攔,連一條死魚都衝不走!”
“不過有一側的鐵絲網被衝斜,看起來和‘鴛鴦鍋’一樣,兩個受害者的屍體從衝出的口子處‘遊’了出去,一直衝到另一個溢水的下水井,隨後浮了出來!”
“出口的下水井井蓋沒了!”
一個警察大聲說著,聲音蓋過了耳邊的雷聲,讓幾人聽的較為清楚。
下水井和下水道不同,下水井較為常見,路麵上就有,一般是一個半十字的形狀,左右兩側相通,用來承接汙水的流動。
這玩意很小,一般情況下直徑也就一米左右,正常成年人想塞進去都比較難。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成年人不行,但小孩可以!
東國發生過不止一次小孩掉進下水井,隨後被衝走,消防和警方尋找好幾天都無果的案子!
也有在下水井拋屍,最終造成堵塞,隨後被人發現的案例。
而駐文市的下水井較大,加上受害者為體型較小的女性,在這種天氣下才得以被衝出。
否則,除非有人打開那個上鎖,較大的下水井,否則不會有人發現腳底下存在一堆堆積在一起的‘人魚屍體’,更不會想到這些屍體正用呆滯空洞,沒有光澤的眼睛,透過細縫盯著自己。
“出口的井蓋去哪了!?”
“可能被撿走,也可能被衝走了,這場雨太大太大,什麼都有可能!”
井蓋這玩意還是較為值錢的,04年一些青年混混,或是大爺大媽就喜歡大半夜搬走井蓋,隨後賣掉,絲毫不管後麵人看不到大坑怎麼辦。
有不止一例井蓋被帶走致使他人掉進下水井死亡或是傷殘的例子!
許生看著裡麵溢出的‘魚湯’,眉頭一皺,隨後向前幾步。
他順著下水井的鋼筋樓梯,爬了下去。
下水井裡的味道更加刺鼻,稍微靠近就讓人大腦感到空白,好在許生已經習慣了。
許生開啟【隼之眼】,細細看去。
下水井表麵的人魚早就死亡,泡在水裡一時半會分不出死亡時間,不過許生能大概確定和前兩起受害者死亡時間點差不多。
同時基本都是女人,長發短發都有,有溺死的,也有活生生疼死的。
年齡都在一個固定的範圍內,二十到三十歲之間。
半晌後。
許生麵色陰沉的爬出下水井,站在上麵,默默看著下麵冒雨打撈屍體的畫麵。
“有什麼發現?”
李勝皺眉詢問。
許生沉默半晌,最終沉沉開口
“凶手不止兩人!”
不止兩人?
那就是更多!三個人!甚至是四個人五個人!
也就是
“團夥作案!?”
吳賽猛地脫口而出,說完後整個人都驚住了。
他不可置信的看了看下水井這令人頭皮發麻的畫麵,又想了想疑似團夥的凶手。
“受害者太多了,死亡時間點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加上幾乎所有傷口都是純手工製作。”
“這些工作量不該是兩個人能完成的。”許生開口,說出的話讓眾人沉默。
十二個受害者
整整十二個被製作成人魚的受害者!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喪心病狂能說的清了。
要是一個人兩個人,興許還能用有精神病這一說法來解釋。
但涉及到團夥,總不能五六個精神病聚在一起,腦電波還剛好對上了吧!?
加上受害者被折磨的根本不像是正常人能做出的事情,吳賽李勝腦子裡瞬間多了個想法
“諧教?”
“是這玩意?”
吳賽看著周圍的畫麵,眉頭一凝。
他的周圍是漁村,一個漁村的邊緣地帶,靠近海岸線,一般漁民不會來這,導致附近很是荒蕪。
而沿海區域的人,往往對神鬼一類的信仰較多,衍生的各種神靈也多。
其中有正神,自然也有不正的。
為什麼沿海的會多?
因為沿海的自然災害多,靠天吃飯多過於內路人,麵對自然災害的頻率也要遠遠高於內地,比如出個海捕魚很有可能遇到暴雨之類。
在這種自然力量麵前,人就會很容易產生信仰。
當然,也有許多不信的,但信仰最重的基本是沿海區域。
比如某個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島嶼,一個月來好幾次地震,一年有幾次台風,就足足有八百萬個信仰的神靈,屬於阿貓阿狗都能成神的那種。
“信仰人魚?”
吳賽眉頭一皺,他在思索人魚有什麼好信仰的。
“很有可能。”許生點了點頭,他的眼神比較凝重。
“這玩意也能信仰!?”
李勝頓時錯愕住,他是真想不明白人魚這種玩意有什麼好信的
“不,信仰本身和信仰物的關係不大,信仰是人本身的**,而信仰物隻是寄托信仰的東西。”
“有人信仰一塊石頭不是因為它是石頭才信仰,而是他有信仰,加上石頭又在那,所以將信仰寄托於石頭。”
“這是一種邏輯關係。”
許生緩緩開口,視線盯著那一條條‘人魚’。
“而人本身,又具有從眾性。”
“比如,我說我腳下的石頭不一般,具備神性,那就會有人來膜拜,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一座廟,然後是教派。”
舉個例子。
小日子那邊曾經出了個較為出名的信仰人魚的事件。
事件主人公為一個類似‘玩偶’一樣的乾屍,是由兩種動物拚接在一起,看起來和人魚很像。
有人撿到這玩意,說這是人魚,雖然看起來很假,但依舊引來了一堆人的虔誠禱告,這讓撿到這玩意的人發了財,且這些人一信就是幾百年。
還有東國古代信鮫人的。
沒有人見過鮫人,更沒有人親手被鮫人救過,但沿海地帶依舊有很多人信任。
阿三那邊還有找來一塊石頭,在上麵摸了點血,隨後在石頭麵前擺個盆,就會有人主動前來祭拜的例子。
這就是信仰和信仰物以及從眾性三點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