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臨時的聯合結束,有的凶手還會繼續殺人,有的則為了保守秘密而糾結一生。
相比之下,這樣的案件,自然是要好偵破一些。
江遠知道王瀾的意思,也知道她期待聽到什麼樣的答案。
但江遠還是搖頭,道:“不會是新手的。柳處被戳輪胎的案子,我有仔細的研究過,犯人做的非常果斷,稱得上膽大心細,如果不是運氣好的話,柳處當時就可能車禍死亡了。”
停了一下,江遠又道:“要是車禍引起火災,或者車禍的位置比較符合凶手的預期,他再放一次火,輪胎案都可能不存在了。”
王瀾緩緩點頭:“所以,另一個凶手還是主案犯?”
“王國山還在監獄裡關著呢,他可以獨立或者糾集其他人再次作案。”江遠說到這裡,道:“但如果讓我來做這個案子的話,我不會把它跟王國山聯係到一起的。”
“哦?為什麼?”王瀾很有些意外,並案往往是解決案子的最好方式。
“柳處應該考慮過並案的問題了。他也沒做到短時間破案。”江遠給的答案也很簡單。
自來到紫峰鎮以後,江遠就有意識的選擇跟柳景輝不同的著眼點。
在江遠的印象裡,柳景輝的推理能力還是極強的。
他搞了一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搞通的案子,自己再循著他的路子來一遍,即使不考慮凶手暗中破獲,或者受到提醒而自我修正之類的問題,柳景輝也等不住再一個月的時間了。
若隻是為了破這個案子,那江遠覺得,完全可以再等幾個月之後,再做此案也不遲。
而目前最緊迫的事情,還是找出柳景輝的所在。
見人,或者見屍,總比失蹤要強。
再者,江遠跟柳景輝的路數本就不同,他隻要跟著證據走就可以了。
並案考驗的恰恰是推理分析的能力。
這本身也不是江遠所擅長的。
王瀾部分理解江遠的思路,但也不是完全認同。
不過,這個案子的負責人是徐泰寧,也輪不到兩名法醫指揮案件的方向。
兩人結束了對話,繼續刨著礦洞。
越來越多的垃圾和建築廢料被刨了出來。
快到晚間的時候,又有一台三一的微型挖掘機被送了下來,進度略微加快。
然後,又是一隻灰色的塑料袋,被刨了出來。
“稍等。彆取出來。”江遠遠遠的看見了,就快步走了過來。
上一個屍袋被挖出來的時候,大家還不確定裡麵裝的就是屍體,這一次不用說,大家都能猜得出來了。
有專人拍了照,江遠看著屍袋和周圍的垃圾,冷靜分析著,道:“垃圾也都拍照,位置確定一下。”
王瀾迅速醒悟過來,忙道:“對,垃圾應該是同批次填埋進來的,也可以幫助分析屍源。”
他們現在還沒見到屍體,但從後方傳來的消息,雖然屍體提供的信息非常多,但對於確定屍體的來源,並不一定是有幫助的。
事實上,死亡多年的屍體,要辨認來源,本身就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而能辨認出來源的屍體,占總量的比例是極小的。
刑事案件的辨認率並無數據,但從另一個側麵能看出辨認屍源的難度——一些地區著名的萬人坑,派遣極強的人類學專家進入,以做屍源辨認,麵對的還是已知地區的特定人群,辨認率依舊不高。
對在場的法醫們來說,任何一點提高辨識率的東西,都是有幫助的。
江遠更是現場換了手套,多加了兩層後,就地分辨起了垃圾。
此前做拾荒老人的案子,讓他得到過垃圾分類v4),此時運用起來,效率亦是頗高。
旁邊的法醫們,雖然也有一定的證物辨彆的能力,可看著江遠的動作,漸漸的都是等在了跟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