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有個高手陪練了很長一段時間。”莫明秋說的是向大海。
“確實高手難得。”海慧真心感悟道。
此時張重跑過來檢查了一下莫明秋桌上的菜品,然後有些失落的走掉了。
“他是想看看我們是不是有特殊待遇。”莫明秋解釋道。
海慧估計從沒見過這種場景,望著張重遠去的背影不知道說什麼好。
莫明秋哈哈笑道:“他這年歲,法師猜猜是何功名”
“有功名是秀才”海慧問道。
莫明秋搖頭。
“舉人”海慧看莫明秋表情不敢往低裡猜。
“舉人中的解元。”莫明秋道。海慧想了想搖頭道:
“這不可能,他這年歲都不夠考這試的資格。”
海慧法師分析得不能說沒有道理,張重此時的年歲不過是十六歲而已,看起來也最多最多十七八。
往前裡推算十四歲才可考縣試,考中後稱為童生,雖然稱做童生,但童生可不都是小孩兒,三四十歲的大叔、七八十歲的老大爺也是有的。
三年一輪才有下一次的機會,即便十四歲通過了童生考試,如果不是前三名,肯定就無法參加同年的院考,通過院考才能算秀才。
所以正常的話中得秀才的人最早也得十七歲左右。
即便是有非常非常特殊的情況,也根本談不上能考成鄉試,也就更談不上還能考成第一。海慧此時又有把寺廟押上去賭的心思。
“你說你是狀元,我信。他是解元,我不信,到不是說他能力不夠啊,這年歲都沒趕上趟。”海慧法師怕莫明秋有誤會於是解釋道。
“法師估計是不清楚文國的科考製度吧”莫明秋道。
“製度我知道。”海慧心想製度至少有一半還是我定的。
“三品大員有特權這個製度你也知道”莫明秋裝出很滑稽的表情。
“三品大員府中可以有一名免去會試以下考試的名額。”
“這規定無非就是想鼓勵官員們更嚴格管束自家子弟,更容易為文國培養出利國利民的人才出來,畢竟官宦人家,培養人才的資源和能力是比較強的。”海慧解釋辛苦頓了頓摳著腦袋道:
“難不成,他降級去考了趟鄉試免都免了,乾嘛去考”
“信心啊!你看不出來”莫明秋指著張重形容道:
“他看這氣勢,是不是都想連會試也給省了在他眼睛裡就剩個狀元還有點吸引力了。”
海慧遠遠看著張重幼稚的舉止,感覺很奇怪,好在身邊坐著一個更加奇怪的人在安慰著他,他想想或許自己也屬於奇怪人中的一種。
至少在這群人沒來之前,他絕對是這寺廟裡公認的最奇怪的人。
他本沒有覺得奇怪是件好事,但此時他感到能讓人覺得奇怪是件非常非常光榮的事。
今夜無戰事,飯後海慧和莫明秋兩人在寺中長廊裡悠閒的散步。
“你的功名是什麼會試過了嗎”海慧問道。
“我什麼試都沒考過。身上沒有功名,當然也就沒有那些煩惱。”莫明秋道。
“哦!以你的才華不輸於殿試三甲,為何不去嘗試一下呢”海慧繼續追問。
“法師怎知我有此才華從棋裡看出來的”莫明秋問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