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重隻好勸說著文王歸位,文王樣子感覺有些不舍,但最終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在張重的繼續勸說下,張俊眾人才起身站好。
“各位乃我文國棟梁之臣,重功之臣,從此以後,朕賜你們不用給朕行禮。”文王覺得自己想跟眾人親近太是難得,不想張俊眾人再次跪倒下來,口裡紛紛叫著不敢當。
張重見狀也覺得好笑,於是幫忙勸說道:“各位都是青玉關有功之臣,你們又是武將,甲胄在身,這些拘禮小節皇上幫大家省了,應是好事了!”
“多謝皇上聖恩!”張俊最終接受了下來,並帶頭站起身子,其餘眾人效仿之。
張重的話比文王的話管用,這是文王的第一感覺,他有些嫉妒,但也不的不選擇接受現實。
好在場麵逐漸穩定了下來,文王開始噓寒問暖,張俊做為代表一一作答,說到傷心處文王還用袖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最後張重提議張俊代表青玉關將士們講話,文王覺得很是有理,點頭認可。
張俊有些猶豫,但最終站到了台階之上,開始對台下眾臣說話。
“在下張俊,僅是青玉關守值兵衛一名,無甚功勞可言,不過是有幸跟了禦史大人,來了皇城罷了!得皇上賞識,而眾大人們捧場,讓我才有這機會說話。”張俊顯然是有所準備,感覺也沒有怯場,簡短的開場白,場下又是掌聲一片。
“怎麼說呢青玉關屬於失城複奪,我全體青玉關將士皆不覺得那屬於功勞,相反的我們覺得那有背皇命,有違我們身為守備之責,如不是我們重新又將它奪了回來,恐怕我們都無顏麵見自己的江東父老。”張俊的話其實就是青玉關戰後的心態,而灌輸這種心態給他們的是早前的莫明秋還有張龍,這兩人在青玉關已經被封神,不過此話在此一說,眾大臣們無一不覺得汗顏。
張俊沒有表功,反倒是在自責,文王再次被感動了,他於是插嘴說道:“各位愛卿啊!你們無責,無責,但不說武國所用兵馬皆屬精銳,而且他們的人數也是你們的數倍,在糧草補給儘缺之下,你們有此做為,哪裡算得是責了再說你們如今奪回了青玉關,並屢敗武軍,此等功勞朕看就是神將也怕難為了。”
張重此時也上前笑著勸說道:“張將軍,不妨說說功勞吧!給弟兄們長長臉!”
“這功勞嗎!青玉關首功當屬張龍張將軍,沒有他的鼓勵,我們很難重塑信心,沒有他單槍匹馬夜闖青玉關打開城門,我們也根本進不去青玉關,我們同武國二翻爭鬥時,他一人衝出城外,阻敵於索橋之外,才得以將索橋重新拉起,以保青玉關不失。”張俊按張重要求,不許提到莫明秋,如此功勞就都給了張龍,張龍成神此時在文國的朝堂之上被定性了。
文王自己有些尷尬,他對比了一下,自己屬於反麵人物,或許一開始還打算拖大家後腿,
張俊的話很簡樸,沒有虛華不說,僅是呈現出一個事實結果來,沒人不信,沒人不願不信,青玉關早前成了精典,然後被神話,最後在這個朝堂上變成了曆史,一部可以傳承永遠的書。這書將鼓勵很多人,每一個文國人,尤其是每一個邊關將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