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為了煉製血氣丹,沈默將陰溝澗附近的野獸猛禽洗劫一空。
想要再獲得血氣丹、陰靈丹,就得另尋彆的辦法。
而比野獸猛禽更好的血肉便是妖魔血肉。
任家鎮哪裡的妖魔最多,鬼魅最盛,沒有人比九叔更懂了。
沈默出了陰宅,來到陽宅,正巧趕上飯點兒。
“林道友,喝著呢。”
“沈道友,來得好,正愁無人共飲呢。”
“那就隨便整點兒!”
沈默手腕一抖,真·三仙歸洞施展開來,從衣袖中取出一瓶上好的洋河大曲。
這酒是葛大孝敬的。
論品酒,還是葛大更懂一些。
任發滿腦子都是隻想搞錢。
九叔對三仙歸洞的手段早已經看習慣,並不覺得意外,隻是詫異沈默現在對內氣的掌控當真是越發入微,剛剛那一手,竟然沒有絲毫內氣外泄。
而且,沈默的氣息內斂如常人,似乎是修了一門頂尖的斂氣術。
如果忽略他那越發魁梧精壯的身軀,那就隻剩長的俊朗帥氣了。
不像修行者,倒像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
九叔卻是不知,沈默這是先天境的返璞歸真,若非他主動釋放真氣、神魂威壓,便是與常人無異。
這也不怪九叔想歪,任誰也猜不到,沈默竟然能一日周天,一念先天。
就這晉升速度,到茅山說出去都沒得人信。
擱在靈幻界那都是極為炸裂的消息。
晉升先天已經是難如登天,更彆說一日從四流養脈境晉升到先天境。
靈幻界有個傳承自諸子百家時期小說家傳承的書意門,他們的話本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酒足意滿後。
沈默方才談起正事。
“林道友,此番幫你駐守義莊,著實沒有降服幾頭鬼魅邪物,當真是有些失望啊。”
“哎,沈道友,我也是方才知曉,天狗食日前,省城那邊有位三世大善人去世,因其陰德入了城隍,得了陰陽司丞的美差,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便是借此天象狩獵陰德。”
九叔心中有愧,畢竟他的本意是讓沈默通過義莊狩獵陰德,恰好又遇上天狗食日的異象,本該賺的盆滿缽滿,卻是被旁人摘了果子。
沈默點點頭,心中了然,原來他的買賣都讓省城那位新晉陰陽司丞給奪了去,難怪他隻喝了一點兒湯水。
似乎是看出沈默未能獲得滿意陰德,九叔繼續說道。
“林道友,你覺得任家鎮太平嗎?”
沈默眉頭一挑,洋河大曲果然沒有白喝,好處這不就來了。
“我駐守義莊這段時間,任家鎮還算是太平,少有禍事。”
“是啊,任家鎮比之省城都要太平一些,可是,任家鎮之外呢?”九叔仰頭灌下一口烈酒澆憂愁,似是感歎這該死的世道以及自己的力所不及。
四目道長常年在外跑屍,每每路過任家鎮都要來義莊歇腳,同時將外界的諸多消息見聞告知師兄林九,所以,林九身在任家鎮卻能曉天下勢。
正所謂,王朝末年,妖魔亂世。
中原沃土,不僅兵禍肆虐,更有妖魔鬼祟,邪魔歪道伺機而動。
有村莊遭僵屍之禍一夜屠村,淪為屍地。
有大鬼襲殺村寨怨氣滔天化為鬼蜮。
有邪修殺人練功殘害無辜。
有妖魔蟄伏城鎮視人如豬狗。
……
與外界妖魔亂世,兵禍連年相比,任家鎮簡直就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而這一定程度上便是茅山林九的功勞。
當然,也有任家鎮毗鄰省城,受城隍陰拂的原因。
以及任發,葛大等鄉紳的維持。
彆看任發等鄉紳平日裡剝削百姓,但他們的存在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維序作用。
隻是這種作用在亂世下會變的越來越脆弱,往往兵禍一衝,便分崩瓦解。
省城有城隍庇佑,任家鎮有茅山林九鎮守,彆的地方若是沒有城隍、修行者坐鎮,當真是如履薄冰。
不說遠處,就說任家鎮附近,就有四處禍亂之地。
任家鎮以北有崖,名曰望月崖,與陰溝澗同屬異地,可接引月華。
崖上有狐仙,乃是一頭妖王境初期的狐妖,麾下妖狐三千,盤踞一方。
四目道長斬殺的那頭血狐,便是北崖狐仙的子嗣後代,若不是血狐墜了魔道,被狐族所棄,四目真不敢將其斬殺了。
靈幻界對妖族的境界劃為精怪,小妖,妖將,妖王,妖仙。
對應鬼修的遊魂,鬼卒,鬼將鬼王,鬼仙。
妖將,鬼將相當於修士的一流周天境。
妖王,鬼王的初期、中期、巔峰則是對標先天、宗師與大宗師境。
北崖狐仙便是妖王境初期,對標先天境修士。
先天之下皆凡俗!
先天境已經是靈幻界頂端一層存在。
再加上妖族同境界往往比人族修士要強。
因此北崖狐族霸據一方寶地,幾乎無人敢惹。
然狐性本淫,經常有狐媚子嗣偷偷下崖,汲取生人精魄修煉,最終墜入魔道。
沈默若是留意一二,定能像四目那般擒住一兩頭以換陰德。
當然,這種事情得碰運氣,畢竟,狐族善幻化,想抓也不是那麼容易抓到的。
要是沈默的話……九叔仔細打量一番,就沈默這外貌,形象,氣質,再加上高明的斂息術,絕對是頂尖的好誘餌。
但凡放得下麵子到北崖狐族周邊轉一圈,指定能有所收獲。
沈默麵對九叔異樣眼神,神色肅穆,覺得九叔心裡指定沒憋好事。
任家鎮以北有北崖狐族,常有狐媚下崖為禍,可狩獵陰德。
沈默在心中記下,繼續聽九叔的科普小課堂。
任家鎮以南有什麼?
任家鎮南邊多山,山中有溪流,直通地底,延綿數千裡不知其源頭,是為南山溪。
然,靈幻界卻是眾所周知,這南山溪的源頭便是那凶名赫赫的碧波潭。
南溪雖小,卻常有魚精出沒,每逢月圓漲水之際,便會上岸覓食。
山中血食若足倒也無事,一旦碰上災年,魚患便會波及周邊的村民。
九叔記得十年前有場大旱,偏偏南溪漲水,裹攜近百頭魚精,出山覓食,若不是城隍與茅山聯手除妖,南山溪周邊怕是要血流成河,白骨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