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回來的時間有點晚,艾瑞兒與尼可就沒有再繼續討論靈魂研究的問題。
四人一起做著飯,有了中午的教訓,羅傑沒有做太多食物。
“怎麼了,你們這點東西能吃飽嗎?”
見羅傑將正準備煮的土豆拿出來了好幾個,佩雷納爾奶奶有些疑惑道。
將拿出來的土豆放回原處,羅傑解釋道:“沒有,主要是晚上的時候,最好不要吃得太飽,要不然容易消化不良。”
“會嗎?我們活了這麼多年怎麼不知道!”
一旁的尼可.勒梅道。
“會的,這是前一段時間鄧布利多校長說的。”
鄧布利多自然是沒有說過這種事情,但羅傑為了糊弄過去,隻好拉虎皮扯大旗。
沒想到尼可.勒梅不屑道:“鄧布利多那個小家夥才活了多久,我們活了多久。他的話有什麼用,還得聽我們的。”
最後好說歹說,羅傑才將兩個老人勸住。
看著老人不甘心的樣子,羅傑在暗暗慶幸的同時,還有幾分對未來的擔憂。
看這進度,自己可能得在這裡待上一陣了,那後麵的那幾餐……
晚上這餐,羅傑吃的很從容,沒有了中午的窘迫。
尼可.勒梅夫婦與兩人有說有笑的聊天。
“尼可前輩,佩雷納爾奶奶,你們兩個不準備再煉一顆魔法石嗎?”
羅傑看著兩人問道,先前那顆魔法石被鄧布利多借走,用來吸引伏地魔,現在已經被銷毀。
魔法石被銷毀,也就意味著眼前這兩個老人的壽命也開始了倒計時。
尼可放下餐具,朝羅傑搖了搖頭道:“不需要了,死亡我們來說已經不是需要恐懼的事情,相反那是一場重生,一場全新的冒險。要是真的貪戀生命,我們也不會將魔法石借給鄧布利多。”
因為說了很長一串話,尼可緩了緩接著說:“而且,我們也已經沒有精力再煉製魔法石了。所以,你們大可不必感到難過,這些都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魔法石的煉製,不僅僅對煉製者本身實力有極高要求,在煉製的過程中,還會消耗極多的精力。
那塊魔法石是尼可費了極大力氣才煉製成功,此時的他已經不可能再來一次了。
看著老人豁達的模樣,羅傑沒有多說什麼。
像尼可.勒梅這樣的巫師百科全書,去世一個,都是巫師界的巨大損失。
看著羅傑與艾瑞兒兩人的表情,佩雷納爾笑著道:“孩子,不要擔心!我們早就準備了很多用魔法石煉製的魔藥。這些魔藥足夠再讓我們再活上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
“啊?”
艾瑞兒不由自主發出一聲疑惑。
猜到兩個老人會有存貨,但誰能想到,這一存,就存了二十多年的量。
二十多年,也就是說羅傑與她五十多歲了,這兩個老人才真正壽終正寢。
好家夥,那他們兩人隔著傷心什麼?
兩個老人剩下的這二十多年,不知道還能送走多少巫師。
短暫的無語後,氣氛又漸漸恢複。
吃完晚飯,艾瑞兒與尼可兩人,繼續探討著靈魂的問題。
羅傑就在一旁,翻看著尼可.勒梅收藏的書籍。
這些書籍都很珍貴,其中不少甚至是六七百年前的資料。
雖然數量比不上霍格沃茲的收藏,但珍貴性是其遠遠不能比的。
佩雷納爾在一旁介紹道:“本來這邊還有更多的書,可惜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鄧布利多教授在幾十年前借走了,至今還沒有還。”
鄧布利多?
羅傑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怪不得鄧布利多辦公室有那麼多珍貴書籍,原來其中有一部分來自這裡。
好家夥,隻能說不愧是他。
虧得人家尼可.勒梅不在乎這些,要換個人估計早上門要債去了。
拿下來幾本珍貴的手劄,放在書桌邊小心翻開。
這幾本手劄都是幾百年前的古董,上麵的紙張已經風化發脆,要是用的力氣再大些,怕是會裂開。
羅傑就這樣的油燈下小心翻看著!
這些幾百年前的資料,放在現如今其實作用不算很大。
畢竟時代在發展,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原來被視為珍寶的技巧魔法,漸漸落後或者被大眾普及。
當然也不排除,真的記載了什麼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會很有價值。
不過他也不奢想找到什麼,隻是看看書,打發打發時間。
“我想你可以看看這個!”
佩雷納爾奶奶從書架上拿下來一本不起眼的羊皮書筆記。
帶著疑惑,羅傑接了過來。
這本筆記裝訂的隨意,封麵上沒有一點提示,翻開一看,裡麵的字跡潦草,顯然寫的很隨意。
“這是……”
他疑惑看些佩雷納爾奶奶,對方道:“這本筆記是當初阿不思留在這裡的,我想應該對你有幫助。”
鄧布利多的筆記?
羅傑打開筆記,仔細觀看起來,上麵的字跡雖然潦草,但仔細辨認還是可以看清。
這上麵大概就是記錄了鄧布利多對一些魔咒的使用心得,其中有一些自己是知道的,但還有很多沒有聽過。
畢竟他也不可能時時刻刻跟在鄧布利多身邊,每學習一個魔咒就向他討教。
羅傑不會完全學習鄧布利多,到了他這個地步,早已經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得道路。
不過這些心得倒是可以讓他有些啟發。
“謝謝你,佩雷納爾奶奶!”
這話說的很真誠,今天是他與佩雷納爾奶奶第一次見麵,對方便送給了自己這樣一個重禮。
實在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佩雷納爾擺了擺手,蒼老的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道:
“客氣什麼!我們年紀大了,這些在你們看來很重要的東西,在我們眼裡什麼都不是。既然在你們手裡可以發揮更大的用處,那麼為什麼不呢?要是真的感謝,那以後有時間就來看看我們好了。”
她這話說的很真誠,對他們來說,這些所謂珍貴的東西,不過是些無意義的紙片。
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把這麼多藏書以借的名義給了鄧布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