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一統在那個年代飽受了壓力和阻力,但是,他卻真的是苦在當代而功在千秋。”
趙龍繼續說道,“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統一法度,各種各樣的統一標準才讓整個華夏地域,完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所謂天下大同。
所有的華夏子民的那個時候有了統一的基準,也就更有了統一的價值認同。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嘛,拳頭還是凝聚起來的時候力道更大。我們從那個時候就形成了大一統的格局和思想了,幾千年來,隻要有這個思想在,那麼所有的華夏文明都能夠凝聚在一起,形成統一的力量。
隻要我們能形成統一的力量,那麼整個國家所擁有的實力和綜合國力就不會弱,這個,才是秦始皇給後人留下的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否則啊,你要是像其他周邊國家那樣,或者,像中亞西亞那樣,從文明開始到現在,幾千年來一直都是一盤散沙,哪怕到了高級文明階段,到頭來也不過是彆人的傀儡和附庸罷了,沒有一點點自主的命運的。”
沒錯,彆說中亞西亞了,也彆說非洲了,就連歐洲那些小國家都照樣是這樣的遭遇。
管你是不是工業化國家,也管你祖上到底有沒有小闊過,隻要你單位小,戰略縱深差,綜合國力不高,你就是沒有自主的命運。
一戰二戰的時候,歐洲國家要麼成為附庸,要麼,就直接被征服,
毫無波瀾!
二戰之後,哪怕是資深的資本主義國家也要被動的選擇國家意識形態和陣營。
你這頭的老大讓你做什麼樣你就得做什麼樣,想讓你乾什麼你就得乾什麼。
你不乾事,他就乾你。
冷戰的時候,說讓你當馬前卒,你就得當馬前卒。
你不當炮灰,誰當炮灰?
蘇東劇變之後,東歐小國家清一色的趕緊改製,那是自己想改的麼?
一開始不想搞,後來又不想變,但從頭到尾根本輪不到你做主。
國體小,縱深差,沒有任何的大一統的環境給他,所以他根本就強壯不起來,也根本不可能抵抗得下去,隻要外界環境稍稍一來,他必然就得跟著翻個底朝天,祖墳都給你翻沒了。
“先生能如此認為,我心甚喜也!”
嬴政聽了,滿意點頭。
朕心甚悅啊!
當年自己力主讓李斯協助自己完成車同軌和書同文,大臣們都比較的反對。
因為當時好不容易剛剛一統了六國,舉國上下自當求穩。
嬴政搞這種,書同文,那就是消除地方文化優勢,車同軌,就是消除地方軍事優勢,統一度量衡,那就是消除地方的鄉紳豪強額外利益!
這是要冒著巨大的壓力的!
秦一統天下了,乾嘛還要一口氣做這個?
這會讓地方的文化勢力,武裝勢力,經濟勢力全都不滿,會和大秦持續作對!
這不好!
但是嬴政就是要做!
我不做這個,我統一天下乾嘛?
我就是要讓天下一家!
而且還是我老秦一統的天下,所以按照我老秦的製度改,全特麼給我改!
當然,反秦勢力自然不滿,而後續秦朝的滅亡,跟這個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逼迫很多地方勢力從根本上敵對秦。
但饒是如此,秦為後世帶來的全麵性統一的概念理念,卻是永遠苦在當代,功在千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