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羋八子真是個奇人,能在草堂之上,在外國使者麵前說出這麼一番生動的比喻道理出來,從古至今幾乎找不到第2個女人來。
其實羋八子的意思很簡單,你讓我幫你也不是不可以,你得給好處呀,你光說什麼唇亡齒寒的有什麼用?
結果韓國最後才不得不給了秦國一陣大餅加真實的好處,那就是韓國做出了破罐子破摔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一番決定。
你要是不幫我,我就投靠楚國,以後韓國都沒了,你是感覺不到唇亡齒寒了,你牙都要沒了!
秦國一看韓國這麼勇猛乾脆的,最後也是要了一些好處,這才發兵攻打楚軍。
然後,楚國這才退兵了。
這一番鬨劇,最終,還是最弱的韓國,被夾在中間隻能乾當小醜。
其實說到底秦國人想要滅韓,他是成功了,但是要滅韓國的,遠遠不是秦國,楚國更是也首當其衝。
隻不過,秦國把機會把握住了,而且成功了,而楚國還沒等到罷了。
你韓國那個位置,適戰之地是爭之地,群狼環伺,更被虎視眈眈。
你弱,那這麼好的地方,就不能讓你占據著。
所以為什麼後來項羽分封完了諸侯之後,一開始給韓國留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地盤,但還沒讓韓王成回去,過一天的富貴,就直接把他擼到彭城?
那意思其實很淺白了,你這麼弱逼,我偏偏給你留一口肥肉,這是給你留的嗎?
這是給我自己留的!
而且,人家項羽說的倒也沒錯,我叔父當初都給你幾千兵嘛,讓你起兵了,結果你是一事無成,隻能打遊擊,最後滅秦,你們韓國宗室出什麼力了?
什麼力都沒出!
那這麼好的地段,雖然之前是你的,但我現在乾嘛給你?
我自己拿著不是更好?
可以說,楚國和韓國,一開始就是矛盾的,這個矛盾是地緣戰略的矛盾。
隻不過,雙方在戰國末期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所以需要聯盟罷了。
如果秦國不攻打他們,楚國說不定早就把韓國給吃了。
而就在這種曆史背景下,張良和項伯,卻成了一對難兄難弟過命好友。
說起來,也算是怪特殊的。
前期的張良救了項伯,後期的項伯,也救了張良。
“兄長說的對。”
聽了項梁的話,項伯也是微微點頭。
其實,韓國到底複國不複國,項伯自己根本就不在乎。
他回報張良的恩情,這一段心思也是真心。
但,這也不是完全就隻因為真心回報才這麼做的。
現在的他,也想著讓張良能夠組織統籌一些反秦的力量,隻要這些人都能開始反秦,都有實力有機會開始反秦,那對自己來說,肯定是好事!
至少……
他這個到時候能成為一方諸侯的諸侯,就更可以進可攻退可守了。
哪怕是遠在朝鮮半島的箕子國,他都照樣有機會,發展壯大。
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