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瀾溪將鏡對準一塊碑刻,緩緩地向大家介紹這個文物。
【這個呢,是武侯祠最著名的一塊碑刻,我們把它稱為唐碑或者三絕碑,這是國家一級文物,距今有一千兩百多年了。
碑文文章的作者是唐朝中後期有名的政治家裴度,他在翻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之後,認為華夏上千年的曆史中,有一個人同時具備了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和治人之術,是千古罕有的政治家,這個人就是諸葛亮。
於是寫下了這篇文章後,交給了大書法家柳公綽來書寫,又交給當時著名的雕刻師魯建大師來雕刻。
裴度撰文的旁邊有三行小字,這刻於明朝的弘治十年,上麵寫到:人因文而顯,文因字而顯,然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與垂宇不朽也。
明朝人認為這碑刻有三絕,分彆是諸葛亮的智絕,裴度的文絕以及柳公綽的書絕。】
“裴度很厲害,七朝元老”
“沒彆的話,諸葛亮Nb”
“其實雕刻師也很絕”
【在唐碑的對麵就是明碑,這主要記錄一下武侯祠在明朝以及之前的修繕和變遷問題。
武侯祠經曆過兩次大型的整合,最重要的一次就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椿來到四川當藩王,當時他興衝衝的來到劉備的惠陵祭奠劉備,結果看到的是殘垣斷壁,一片年久失修的破敗景象,香火也是少的可憐啊。
後麵呢,他又去到了諸葛亮的武侯祠,結果發現那邊啊,居然是門庭若市香火鼎盛。
一個臣子的香火居然要比皇帝的香火還要鼎盛!這簡直亂了套啦!
可能是為了給劉備引個流?咱也不知道他具體怎麼想的,反正他下令廢除了原本在漢昭烈廟西側的武侯祠,將武侯祠整體搬遷進了今天的漢昭烈廟。
自此形成了漢朝烈廟、武侯祠、惠陵三者合一,共享世人朝拜的格局。】
“其實也挺有意思的,劉備也是沾了武侯的光”
“其實劉備是吃了早死的虧,蜀地老百姓沒和他相處太久”
“是啊,劉備也是愛民如子的”
【這是武侯祠的二門,上麵的牌匾寫的是《眀良千古》四個大字。
眀指的是明君劉備,良指的是良臣諸葛亮,取“明君良臣千古垂範”之意。】
“這個眀是錯彆字嗎”
“清朝的牌匾,那不是談眀色變”
“好像不是吧,這個字和明是一樣的
【這是漢昭烈廟,掛的牌匾是《業紹高光》。
“業”是霸業偉業基業,“紹”是繼承,“高”是高祖劉邦,“光”是光武帝劉秀,意思是他很好的繼承了兩位漢室先祖皇帝的美好品德,可以與他們相提並論。】
漢朝
劉徹:“……”光武帝?
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這個光是哪一個?
想到西漢與東漢,難道這人就是複漢的君主?
但是乾嘛要加一個武字啊!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那個後代,真是討厭!
【這就是劉備的塑像啦,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據說這個是有福之相。
他手持七星玉圭,象征著皇帝的九五至尊。
劉備塑像的旁邊還有一堵空牆,那個……其實原本是阿鬥的塑像,但是百姓們認為阿鬥,沒有資格供奉在這兒,每次塑像被雕塑起來就被百姓給摧毀了。
反而是劉諶,後人認為他比他的父親有骨氣,所以被供奉在這裡。】
“這個光打的有點陰森”
“那個樹樁子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