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她病重時,還召集了大臣們見麵,告訴他們要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動退避,讓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禍。】
宋神宗倒是很開心,他的死亡年紀就在那裡,幼子登基他是真的不放心,知道母後的能力,他也能放心一些。
而且天幕出現,母後可能會意識到變法的重要性,不再反對變法。
同樣因為天幕,她聽政期間也會有人一直將目光放在她身上,讓她有所節製。
某些大臣:“……”天哪!這樣的陣營老大是真實存在的嗎?
不推屬下頂包,堅決護著屬下,安排身後事的時候還不忘記下屬!
這是什麼神仙老大!
【果不其然,哲宗上位之後,變法派翻身,這時候上位的是章惇。
一開始章惇和蘇軾之間的交情還不錯,在烏台詩案時,章惇為蘇軾說過情,但是在不同的政治主張下,兩人最後還是政敵。
所以他上位後年近6旬的蘇軾就被貶到了惠州去做遠寧軍節度副使。
蘇軾日夜奔馳,千裡迢迢來到惠州,受到了嶺南百姓的熱情歡迎。
蘇軾將皇帝賞賜的黃金拿出來,捐助疏浚西湖,並修了一條長堤,是的,蘇軾這一生修了三條堤,一條在杭州,一條在潁州,惠州這裡就是第三條了。】
“蘇軾對西湖愛得深沉”
“我之前看蘇東坡新傳,感覺章惇有一種愛之深恨之切的詭異感”
蘇軾歎氣,立場不同的兩個人,分道揚鑣是必然的。
要怪就怪新法實施的太快帶來了黨爭,官家……壓製不住黨爭之風!
【章惇也沒有就此罷手,三年後蘇軾又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
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蘇軾也是做好客死他鄉的準備了。
但是到了儋州後,蘇軾還是兢兢業業的發展當地。
他在儋州辦學堂,介學風,很多人不遠千裡跑到儋州,向蘇軾學習。
而就在這個時候,朝堂再次變天了。
宋哲宗是一位猛男,但是他是真的短命啊!親政十幾年,人就這麼沒了。】
“儋州人有被冒犯到”
“蘇軾在儋州留下了很多痕跡呢”
宋神宗:“……”
猛男,大概是做的還不錯的意思。
但是這活得也太短了!
【公元1101年,徽宗上位後大赦,蘇軾也被調到了永州。他雖然離開了儋州,但是他的影響卻一直都在。
蘇軾來這裡之前,海南一直沒有人在科考中中舉,中原地區也一直沒有海南人做官。
知道蘇軾來到了這裡,培養了不少令自己滿意的當地學子,當地學堂的薑唐佐更是在蘇軾北歸不久中了舉。
宋元明清幾代,海南一共出了767個舉人、97個進士,海南的人文之盛,是蘇軾啟之。
儋州人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儋州至今還有東坡書院、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的留存。
東坡書院內有一座“欽帥堂”,用於當地文化人瞻仰、懷念蘇東坡功績。】
“還有載酒堂,那是蘇軾推行文教的場所”
“薑唐佐後來回家辦學堂了”
同僚見蘇軾晚年的生活坎坷,想安慰一下蘇軾,卻發現蘇軾臉上不見愁容。
同僚:“你不發愁嗎?”
蘇軾:“我活著的時候百姓愛戴,文人尊敬,給當地帶來了切實地改變,死後更是人人紀念,這樣的人生有什麼值得愁的呢?”
同僚:“……”說的也是,要名聲有名聲,要功績有功績,一生雖然坎坷,但是貴人不斷,這樣的人哪裡輪得到他去同情!
更何況,有了天幕,他這輩子估計也是穩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