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和薑聞要合夥成立個工作室,我倆一人一半。”馬科樂嗬嗬的說道。
“牛逼!你倒不怕賠了啊。”楊靈越豎起大拇指。
“嗨,老薑自《鬼子來了》以後就驚心了,不至於。《太陽照常升起》肯定能賺,你是不知道那片子多牛。”馬科一個戰術後仰。
“定檔了?”楊靈越問道。
“嗯,7月16日。不過這片子我沒趕上,隻能下一部了。”馬科頗為遺憾的說道。
“那是挺遺憾的,不過製片方有不亦樂乎就算掙了。”楊靈越憋著笑的說道。
你特麼運氣真好,跟著老薑拍了兩部片子,全掙。。。
肯定是運氣,《太陽照常升起》投資過5000萬,票房不到1800萬,版權運作的也是一塌糊塗,要知道國內上映了之後去參加電影節,在威尼斯又碰上了《色.戒》,片商一看這票房差的離譜,又沒拿獎,能賣上價格就有鬼了。
不過要是乾脆那時候不賣版權就好了,後續賣版權或者v錄像帶等等肯定大賺。
因為直到大半年後,人們才逐漸意識到這片的偉大之處。
彎彎影評人焦雄屏對《太陽照常升起》的評價是:“這部電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幾乎像《達芬奇密碼》般繁複,一旦找到關鍵,就覺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驚。”
跟特麼《鬼子來了》、《大話西遊》一般模樣。
怎一個慘字了得。
至於製片方有不亦樂乎,那是薑聞加上去的,出資也隻有周芸和薑聞。畢竟成立的時候,片子都剪完了,哪有馬科什麼事兒。
有時候你不得不信,馬科的運氣簡直是特麼影視圈製片人裡最好的,壓根兒就沒賠過錢,哪怕是被封的影視劇,人家口碑和錢包都掙了。
隨後兩人一塊兒吃了個午飯,沒喝酒,畢竟要開車,哪怕現在沒有酒駕這一說法,畢竟習慣了。
吃飯期間兩人聊到了電影市場這個話題上,雖然馬科出品了十幾部電視劇,但看的出來,對電影才是真愛,不過對於電影市場的未來頗為擔憂。
“這行業太小了,去年不過26億的票房,進口片還占一半。”
“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不過電影這個行業依舊不會有多大規模。好萊塢不也就96億美元的票房嘛,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都可以忽略不計。”楊靈越無所謂的說道。
彆說國民經濟,國內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一年是2019年,640億,全球第二大票倉國,依舊有一半是進口片貢獻的,而當年天貓雙十一一個平台的當天銷售額是2560億。
頂級的人才沒人樂意在這個行業做什麼事情的,太小了,看不上。
當然這個行業也養活不了那麼多的人才,所以每每看到那些文盲似的明星發財,人們才會心裡不平衡,這是正常的。
“你這是正確的廢話嘛,還是需要類型片多一些,《最後一次賽跑》的商業性就很強,所以我才會投。”馬科笑道。
馬科說的類型片其實就是“商業片”,目前的圈子裡,或者說2000年以前無論是圈子裡或者觀眾心目中是沒有文藝片和商業片的區分的,類型片就是商業套路,可以複製的套路。(www.101novel.com)